幾人談到巳時,一個下人來與柳先生說了幾句話,柳先生便道:“諸位先生,我家飯菜已經備好,且讓虞山拿出珍藏的好酒,來好生招待貴客,我等且邊吃酒菜邊談。”

“好!”大雲率先叫好,弘智與石頭也起身說好。

幾人隨著主人走到一亭子,隨便坐了,柳先生見弘智一瘸一拐,心生憐惜,想不到曾經風流倜儻的江南四公子之一,如今成了一個跛足老僧了。

“弘智請坐此位。”她將弘智讓到主位,虞山與大雲笑雲:“正當如此,弘智與石頭自南京遠道而來,也是難得稀客。”

弘智推脫一番,推脫不過,也便坐了,僕人端上酒菜,為各人斟了酒。

主人虞山主持道:“三位客從遠方而來,我們自當先飲酒三杯,然後再將此石頭記之事慢慢來說。”

幾人舉杯暢飲,酒過三巡,菜過五味,虞山再次提議道:“只有飲酒,卻無樂趣,不如行了酒令如何?”

大雲笑答:“好!吾正有此意。”

虞山放下杯子,“不過我又有一思,不如照石頭記的法子,將剛才山海關與京城之事,暗藏其中,以為此石頭記作點綴。我先作一曲,你們四人再行。”

“好!”大雲自然願意,弘智也是求之不得,石頭聽說可以新增酒令於書中,自是認真起來。

柳先生道:“拿文房四寶。”

下人又拿了文房四寶,虞山說道:“如今以女兒為主說出悲愁喜樂來,說完了,再作一段曲子對應其事為酒面,酒底則要用到古詩、舊對、《四書》、五經、成語為典故。”

眾人都稱妙極,虞山道:我先作一曲,你等且聽來。

兩個冤家,都難丟下,想著你來又記掛著他。兩個人形容俊俏,都難描畫。想昨宵幽期私定在荼靡架,一個偷情,一個尋拿,拿住了三曹對案,我也無回話。”

大雲解道:“這曲中之‘我’,便是我朝那些人一總包含了的,本已經隨了李闖,偏又心念大明,以為吳三桂可以借滿洲之力恢復大明,誰知他發現了前去尋拿,三方山海關一戰,豈不正是三曹對案嘛!”

虞山笑答:“正是。我酒令已經想好,我先來了。”

幾人聽著,說的是:

“女兒悲,將來終身指靠誰?

女兒愁,媽媽打罵何時休!

女兒喜,情郎不捨還家裡。

女兒樂,住了簫管弄絃索。”

行完便唱道:“荳蔻開花三月三,一個蟲兒往裡鑽。鑽了半日不得進去,爬到花兒上打鞦韆。肉兒小心肝,我不開了你怎麼鑽?”

唱完了,虞山飲了門杯,又說道:“桃之夭夭。”

幾人都聽明白了,這薛蟠是個蟲字旁,一個蟲兒往裡鑽,說的便是薛蟠往關內鑽。我不開來你怎麼鑽,不正是吳三桂開啟了關門嘛!

於是都說妙!虞山又對右手邊的柳先生道,下該到你,且看你作來。

柳先生說的是:

“女兒悲,青春已大守空閨。

女兒愁,悔教夫婿覓封侯。

女兒喜,對鏡晨妝顏色美。

女兒樂,鞦韆架上春衫薄。”

正待要唱時,一名僕人又來稟報,柳先生聽了,笑著告辭,言說有些小事要辦,由虞山陪酒眾人。

大雲與弘智連說且去,繼續行酒令,虞山笑問:“石頭,不如你把剛才柳先生之令,解上一解。”

“好。”石頭說道,“柳先生悔教夫婿覓封侯一句,出自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以閨中夫人為主角說的是為了功名讓夫婿征戰沙場,見到青綠楊柳,隨之觸景生情,而感到後悔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