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手一旦放下,菊花也就會隨之掉落,鬢角只能是沾染了一些菊花上的寒霜。

這其中的悲痛,恐怕也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的體會吧!

三徑,一般用來指代清高,隱逸,不與世俗同流合汙,也用來代指文人隱居的地方。

三徑的典故最早源自西漢末年兗州刺史蔣詡的故事。蔣詡因為不滿王莽的專權,辭去了官職,回到家鄉杜陵,過上了隱居的生活。

他閉門不出,謝絕與朝廷官僚的往來,也不與俗人應酬。在他的庭院中,他開闢了三條小路,只有高人隱士羊仲和求仲才被允許踏足。

這裡表示詩人隱居之後,拒絕為滿清朝廷效力,只與《紅樓夢》的另外幾位作者有往來。

葛巾是葛布做的頭巾,剃髮易服之後,文人多用葛巾包頭用來遮羞,“九秋霜”,用了一個“九”字,就更能表達詩人的情感程度。

秋是與春相對的,春天百花開放,秋天百花凋零,這句是說葛巾包頭,背後的心酸是極度悲痛的亡國之恨。

“高情”指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情意,不入時人眼,就是作者的這種行為不被時下的那些俗人理解,但是作者不在乎,於是拍手憑他笑路旁。

與唐伯虎的“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是相同的意思,是在說世俗的眼光看不懂作者的深意。

《菊影》枕霞舊友

秋光疊疊復重重,潛度偷移三徑中。

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

秋光下的菊影,重重疊疊,反映出花繁葉茂;潛度偷移,描繪出花圃的寧靜。

背面是暗示明亡清興的歷史反反覆覆,在書中上演,是作者們在隱居的地方,偷偷的將這些都記到了書中。

“窗隔疏燈描遠近,籬篩破月鎖玲瓏。”這兩句是寫晚上的菊影,一是燈前,一是月下,姿態各不相同。

燈光透過窗紙,將遠處近處的菊花的丰采通通描繪在地上,其疏密盤虯之處,描繪得比任何畫家還逼真,平平的地面就像一張紙,上面的菊影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描遠近”的“描”字,表現了作者幾乎是照著歷史描下來的。

籬笆就像一個篩子,月光的碎片透過籬笆將菊花的影子投射到地面上。籬笆的影子覆蓋在菊花的影子上,使人感到菊花的影子好像被關在一座玲瓏剔透的建築物中。

“鎖玲瓏”的“鎖”字分清了籬影與菊影的層次,“玲瓏”這裡是指籬影,形容結構精巧細緻,就是指這本書用巧妙的結構鎖住了菊花的影子和靈魂。

月的意向指向明,這裡竹子製成的籬笆篩過的破碎的月影,就是指明朝殘留的一個個歷史片段,一個個人物,作者記錄他們,就和這籬影鎖住菊影一樣。

我們回憶前文裡的背面歷史,就能發現,他們都是一段一段的明末歷史,拼湊出來的,用正面故事將他們串連起來。

寒芳留照魂應駐,霜印傳神夢也空。這些菊花在月光的照射下,彷彿留下了一幅幅畫,菊花的靈魂應該也要留駐其中!

菊花既然有影,而且菊影還在活靈活現地晃動,那麼菊花的靈魂是不是就在菊影之中呢?既然有靈魂,那它是不是也作夢呢?影子雖然傳神,但畢竟是虛幻之物,那麼菊花的夢是不是也終究只是一場空呢?

背面就是指書中的情節就像照著歷史畫下來的一樣,那麼自然也應該留其魂魄,抗清的不屈之魂,只是這些在寒霜之下,終究都是失敗了,猶如一場夢一樣。

“珍重暗香休踏碎,憑誰醉眼認朦朧。”菊花影是這樣地美,千萬不要踏它,踏碎了就看不到它的朦朧美了。不管他是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