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開始寫西洋人的部分(第3/3頁)
章節報錯
處的“西洋花點子”哈吧狗。
我們知道,狗在漢語語境裡,有時候指的是聽話的下級,也就是說,這個碟子最終被西洋花點子哈巴狗得到了。
現在我們可以分析其中的意思了,就是明朝在滅亡的時候,有一樣寶貝讓西洋來的奴才得去了,而這個西洋來的奴才和襲人是同一類人。
襲人代表的是太監廠衛群體,因此眾丫鬟罵她是狗她也沒有多在意,這裡又罵她西洋狗,也就是說這些西洋人也在明朝擔任太監。
這一點在史書中是沒有記錄的,太監在明朝是官職稱呼,大多數太監職位都由宦官擔任,因此人們通常以為太監就是宦官。
那麼這裡的西洋太監,很可能指的就是明末的欽天監的湯若望,如果他也屬於明末的太監,那麼他也就進入了襲人的隱射範圍了。
在明朝有以俘虜做太監和藩屬國進貢太監的傳統,史書有明確記載的包括朝鮮,琉球,安南等這些藩屬國,比如安南人金英就曾做到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的位置。
但是沒有看到西洋人到明朝做太監的記錄,那麼這裡說襲人是西洋花點子哈吧,就是說當時有西洋太監,當然這些都屬於猜測,因為目前還無法證實。但是我們把書中關於他們的資訊結合到一起,就會發現他們都指向同一點。
在前文裡,元妃點戲“一捧雪”之謎,黛玉與寶玉吵架寶玉摔玉時,都暗示過他們得了賈府的寶貝,前文薛寶釵的《詠白海棠》裡也說要感謝西方的“白帝”,如果再加上後文裡關於西洋人的內容,基本就可以確定,此處要表達的還是西洋人得到了賈寶玉的寶貝。
襲人笑道:“少輕狂罷。你們誰取了碟子來是正經。”
[由於想寫的機密歷史不能輕易暴露,所以作者總是將一件事拆分開,分為幾段分散在各處,都是點到為止,以免連續寫某件事被外人看出端倪,這就需要我們極度地細心,將他們連起來,瞭解了前後文的關聯,才能將極少的資訊拼接成有用的背面歷史。]
這裡的【庚辰雙行夾批,再次提醒說:看他忽然夾寫女兒喁喁一段,總不脫落正事。所謂此書一回是兩段,兩段中卻有無限事體,或有一語透至一回者,或有反補上回者,錯綜穿插,從不一氣直起直瀉至終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