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辰雙行夾批:看他寫與寶釵作生日,後又偏寫與鳳姐作生日。阿鳳何人也,豈不為彼之華誕大用一回筆墨哉?只是虧他如何想來。特寫於寶釵之後,較姊妹勝而有餘;於賈母之前,較諸父母相去不遠。一部書中若一個一個只管寫過生日,覆成何文哉?故起用寶釵,盛用阿鳳,終用賈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餘者諸人或一筆不寫,或偶因一語帶過,或豐或簡,其情當理合,不表可知。豈必諄諄死筆按數而寫眾人之生日哉?迥不犯寶釵。】

脂批主要是誇作者寫的好,也順帶點了王熙鳳生日“華誕,”是值得大書一回的。

王夫人笑道:“這個很好,但不知怎麼湊法?”賈母聽說,益發高興起來,忙遣人去請薛姨媽邢夫人等,

【蒙側批:世家之長上多犯此等“辦壽也要請人”毛病。】

這個批語似乎是批評了這個辦壽喜歡請人的習慣,其實不喜歡這種行為的人也是不少的,隨著時間的進行,這種辦事請人隨份子也似乎變味了,不再是象朱元璋的初衷一樣,單純的是為了幫助辦事的家庭減輕負擔,變成一種斂財的手段,經常會受到人們的批評。

隨份子只是古人在面對困難時想到的一個應對方法,現代人如果覺得這是一個社交負擔,只要減少沒必要的隨份子就行了。

又叫請姑娘們並寶玉,那府裡珍兒媳婦並賴大家的等有頭臉管事的媳婦也都叫了來。

再回來看鳳姐的生日,王熙鳳既然是掌兵權者,那麼給她湊份子,其實也是隱射湊軍餉的事,在明朝前期,賈母代表的明朝歷代祖宗,可以依靠自己的威信讓那些該出錢的人出錢。

到了明朝末期,賈府已經換了無數任“王熙鳳”了,特別書中主要隱寫的是明末歷史,戰爭從來沒有斷過,給王熙鳳湊軍餉,就沒那麼容易了。

我們下回再繼續看王熙鳳生日裡的那些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