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秦家所在的川東之前被柳湘蓮的大西軍控制,後來又被清軍佔據,雙方反覆拉扯多年。

寶玉與秦鍾交好,又無法到秦鐘的墳上去上墳,此次李定國東征的同時,劉文秀率領的北路軍出征四川,因此寶玉問柳湘蓮有沒有去秦鐘的墳上看過。

【庚辰雙行夾批:忽提此人使我墮淚。近幾回不見提此人,自謂不表矣。乃忽於此處柳湘蓮提及,所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也。】

我們都知道在書中寶玉喜歡女孩子,但是其實柳湘蓮,秦鍾,賈芸,這幾個男性角色他也是很喜歡的,我們看他們隱射的人物就會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打清軍決不含糊,戰鬥力也是十足。

秦鍾和寶玉當年一起打過薛蟠資助的金榮,這次柳湘蓮又要打薛蟠了。

在這一點上他們和馮紫英,倪二是一樣的,我想這也是為何作者給他們正面男性角色的原因吧!在作者的眼裡,他們都是真正的男人,因此說人以類聚。

湘蓮道:“怎麼不去?前日我們幾個人放鷹去,離他墳上還有二里,我想今年夏天的雨水勤,恐怕他的墳站不住。我揹著眾人,走去瞧了一瞧,果然又動了一點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雨水”在書中的意向指向滿清,秦鍾當年可是讓清軍吃過大虧,所以寶玉這是擔心秦鐘的墳被清軍毀了,所以派茗煙去檢視,才發現他的墳又動了。

那麼人的墳怎麼會動呢?只能是有意為之。

果然柳湘蓮說:

回家來就便弄了幾百錢,第三日一早出去,僱了兩個人收拾好了。”

寶玉道:“怪道呢,上月我們大觀園的池子裡頭結了蓮蓬,我摘了十個,叫茗煙出去到墳上供他去,回來我也問他可被雨沖壞了沒有。他說不但不衝,且比上回又新了些。

我想著,不過是這幾個朋友新築了。

這就是說柳湘蓮幫秦鍾新築了墳,不過這回不僅僅是新築一座墳那麼簡單,史書記載秦良玉一共有48座墳,所以後人並不知道哪一座是真的。

真正的那座墓找不到,當地土家人又極其尊重秦良玉,所以外人也不敢輕易去破壞,這樣就完整的保護了她的墓地不受破壞。

寶玉又說:

我只恨我天天圈在家裡,一點兒做不得主,行動就有人知道,不是這個攔就是那個勸的,能說不能行。雖然有錢,又不由我使。”

這段是說寶玉的苦楚,寶玉是大明擬人化的一個角色,他如果去行動,人人都知道他做了什麼,因此他總是這樣處處受制,事事都不受自己支配。

湘蓮道:“這個事也用不著你操心,外頭有我,你只心裡有了就是。眼前十月初一,我已經打點下上墳的花消。你知道我一貧如洗,家裡是沒的積聚,縱有幾個錢來,隨手就光的,不如趁空兒留下這一分,省得到了跟前扎煞手。”

柳湘蓮的話代表李定國的內心,他讓寶玉只要有心就好,外面的事有他,是說李定國確實是一心為大明,真心在外打拼的。

寶玉道:“我也正為這個要打發茗煙找你,你又不大在家,知道你天天萍蹤浪跡,沒個一定的去處。”

湘蓮道:“這也不用找我。這個事不過各盡其道。眼前我還要出門去走走,外頭逛個三年五載再回來。”

湘蓮說這個事不過是各盡其道,再次表明了李定國聯明抗清的初衷,那就是他與大明化干戈為玉帛,全心全意為抗清事業出力,不過是為了民族大義,儘自己的本分。

但是他眼前還是要出門走走,至於其中的原因,就是他與孫可望的矛盾,我們後面會看到他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重,以至於後來李定國不得不率軍遠走廣東,以避免南明內部火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