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鳳姐兒笑道:“這也不難。你把才下來的茄子把皮簽了,只要淨肉,切成碎釘子,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脯子肉並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腐乾、各色乾果子,都切成釘子,拿雞湯煨乾,將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裡封嚴,要吃時拿出來,用炒的雞瓜一拌就是。”

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說道:“我的佛祖!倒得十來只雞來配他,怪道這個味兒!”

一面說笑,一面慢慢的吃完了酒,還只管細玩那杯。

鳳姐笑道:“還是不足興,再吃一杯罷!”

劉姥姥忙道:“了不得,那就醉死了。我因為愛這樣範,虧他怎麼作了。”

鴛鴦笑道:“酒吃完了,到底這杯子是什麼木的?”

劉姥姥笑道:“怨不得姑娘不認得,你們在這金門繡戶的,如何認得木頭!我們成日家和樹林子作街坊,困了枕著他睡,乏了靠著他坐,荒年間餓了還吃他,眼睛裡天天見他,耳朵裡天天聽他,口兒裡天天講他,所以好歹真假,我是認得的。讓我認一認。”

【蒙側批:好充懂的來看。】

一面說,一面細細端詳了半日,道:“你們這樣人家斷沒有那賤東西,那容易得的木頭,你們也不收著了。我掂著這杯體重,斷乎不是楊木,這一定是黃松做的。”眾人聽了,鬨堂大笑起來。

還是依據前兩回熊文燦招撫張獻忠來看,流寇一旦被招安為官軍,那麼他們的賺錢方式就會不同於以往,變成了吃皇糧,領軍餉。

之前是流寇的時候,他們賺錢主要靠搶,那麼現在進賈府混了,當官了,總不能比以前掙得少吧!

張獻忠在熊文燦那裡見識到了“茄鯗”這道大餐。

他們在與熊文燦談待遇條件的時候,熊文燦問“你有多少兵?”

張獻忠說:“我有馬步兵五萬!”

在說這個數字的時候,張獻忠其實已經耍了個心眼子,實際他手下不過2萬多人,其中還有一些家屬。

熊文燦一合計,告訴張獻忠:“你這麼著,你就報十萬人,這樣我給你向朝廷要十萬人的軍餉,多出來五萬人的軍餉咱們分,剩下的你按人數發一半下去就行了。”

“還可以這樣?”當時就把這些流寇驚呆了,還疑惑“不會被查嗎?”

熊文燦的人又教他:“你得上下都打點一番,竊取的軍餉要大家分,這樣就沒人敢說你了。”

官場的一系列操作讓張獻忠們都開啟了新世界,就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一樣。

後來張獻忠再次造反的時候,把這些官員向他索賄的賬單明細都給貼在了城牆上,使得他們如何竊取軍餉的操作被外界一一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