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浙兵合營。

早在決定渡河進攻之時,陳策就已派人去經略袁應泰處請兵增援,可是袁應泰遲遲不敢發兵,他一直覺得不應再派援兵。

川浙兵連續派人去求援,除他們外,另外還有兩路援沈之兵,他們是李秉誠、朱萬良、姜弼三總兵所攜奉集堡、虎皮驛的明軍及武靖營及威寧營。

但是他們在距離川浙兵幾里的地方,遇到後金騎兵攔截,他們先派兵試探了一下,後金騎兵大舉進攻之後,便一觸即潰,李秉誠、朱萬良率麾下騎兵一路逃回遼陽,丟下的步兵被後金屠殺殆盡。

川浙軍見援軍逃跑,只得孤軍奮戰,清軍回軍攻擊渾河南岸的浙兵車營。

後金以騎兵騷擾,步兵推著盾車進攻,後推小車填土,以填上浙兵挖掘的壕溝。

浙兵俗稱戚家軍,但是這支部隊是一支新練的部隊,只有戚金等幾個老戚家軍。

他們先以火炮還擊,待後金軍衝到火銃射程之內,火銃兵便以三疊陣開火,就是三排火銃兵輪流打放,一時鉛子如雨,八旗兵成片倒下。

八旗兵衝到弓箭射程,紛紛放箭,這時車陣中近程火器開始發揮威力,虎蹲炮,一窩蜂火箭,一齊發射。

隨著幾次衝擊無果,後金軍加厚盾車,在上面鋪上泥土,再蓋上棉被,用水打溼,這樣便可以阻擋火銃的彈丸。

哪知才衝到一半,車陣中衝出二百多騎兵,原來他們把拉車的馬騾當做戰馬,手持戚家刀,繞過盾車一頓砍殺,後金又敗退回去。

戰鬥期間,他們多次派人去求援,史書記載:求援士兵跪地磕頭如搗蒜,額頭流血不止,哭求袁應泰派兵增援,奈何袁應泰一直猶豫,不敢再派兵助陣。

戚家軍直到彈藥打盡,也沒能等來援軍,陳策見此情景,便上馬準備突圍,戚金一把拉住他,說道:“大丈夫報國,就在今日。”

總兵陳策遂將馬鞭一丟,抽出戰刀準備迎戰。

戚家軍拖著疲憊的身軀,拿出狼筅,戚家刀,長矛和鏜鈀,擺好了鴛鴦陣。

八旗兵見這邊火藥耗盡,車陣將破,紛紛衝去搶功,但是,等待他們的,將是一場肉搏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