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個孫子輩,最小輩的,這賈字更是妙不可言吶!賈蓉,假的戎狄,一切皆是假的。”

慧明說:“有賈必有真,書中是賈,書外卻有真。”

柳如是接著道:“東虜賈蓉來了,仔細聽好了,若是再無修改,便可以將之前的初稿都焚燬了。”說著,便繼續讀:

一面便問:“你蓉大爺在那裡呢?”只聽一路靴子腳響,進來了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面目清秀,身目俏,輕裘寶帶,美服華冠。

劉姥姥此時坐不是,立不是,藏沒處藏。

鳳姐笑道:“你只管坐著,這是我侄兒。”劉姥姥方扭扭捏捏在炕沿上坐了。

賈蓉笑道:“我父親打發我來求嬸子,說上回老舅太太給嬸子的那架玻璃炕屏,明日請一個要緊的客,借了略擺一擺就送過來的。”

鳳姐道:“說遲了一日,昨兒已經給了人了。”賈蓉聽著,嘻嘻的笑著,在炕沿上半跪道:“嬸子若不借,又說我不會說話了,又挨一頓好打呢。

嬸子只當可憐侄兒罷。”鳳姐笑道:“也沒見我們王家的東西都是好的不成?一般你們那裡放著那些東西,只是看不見我的才罷。”

賈蓉笑道:“那裡有這個好呢!只求開恩罷。”鳳姐道:“若碰一點兒,你可仔細你的皮!”因命平兒拿了樓房的鑰匙,傳幾個妥當人抬去。

賈蓉喜的眉開眼笑,說:“我親自帶了人拿去,別由他們亂碰。”說著便起身出去了。

這裡鳳姐忽又想起一事來,便向窗外叫:“蓉哥回來。”外面幾個人接聲說:“蓉大爺快回來。”

賈蓉忙復身轉來,垂手侍立,聽何指示。那鳳姐只管慢慢的吃茶,出了半日的神,又笑道:“罷了,你且去罷。

晚飯後你來再說罷。這會子有人,我也沒精神了。”賈蓉應了一聲,方慢慢的退去。

讀完了賈蓉這段,柳如是不解發問:“這段只是說賈蓉來搶劫一番,得了東西便退去了嗎?”

虞山看看慧明,嘆口氣道:“此事一言難盡,待我等徹底理清頭緒,再專寫一篇說明。此等事可概括為養寇自重四字,賈蓉來搶了一些東西,鳳姐可多報些損失,明明失了五百件財物,可報丟失一千件財物。”

慧明補充解釋:“這便是他們得了朝廷的撥銀,可花費以百萬兩計的銀子修城池,一座又一座,自己可從中得一半。待東虜來叩關,便可棄城而逃,這樣東虜得了財貨,他們也得了財貨。”

“如此可惡!”柳如是氣道。

慧明繼續解釋:“這也是他們死活不發軍餉的原因,因為軍餉發下去了,軍士得了,便是回不來了,他們就得不到好處了,不如拿一部分去修城。”

一陣沉默。

柳如是見此,繼續讀道:

這裡劉姥姥心神方定,才又說道:“今日我帶了你侄兒來,也不為別的,只因他老子娘在家裡,連吃的都沒有。

如今天又冷了,越想沒個派頭兒,只得帶了你侄兒奔了你老來。”說著又推板兒道:“你那爹在家怎麼教你來?打發咱們作煞事來?只顧吃果子咧。”

這段一讀完,虞山抬手示意停下,解釋一下:“如今天冷了,月餉沒個派頭,此處也是一大關鍵處。據查明,崇禎初年,天氣極冷,顆粒無收,導致西北軍戶失去收入,月餉無著。”

鳳姐早已明白了,聽他不會說話,因笑止道:“不必說了,我知道了。”

因問周瑞家的:“這姥姥不知可用了早飯沒有?”劉姥姥忙說道:“一早就往這裡趕咧,那裡還有吃飯的工夫咧。”

鳳姐聽說,忙命快傳飯來。一時周瑞家的傳了一桌客飯來,擺在東邊屋內,過來帶了劉姥姥和板兒過去吃飯。

鳳姐說道:“周姐姐,好生讓著些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