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秦可卿死封龍禁尉(第2/3頁)
章節報錯
便是執事也不多,因此心下甚不自在。
【甲戌側批:善起波瀾。】可巧這日正是首七第四日,早有大明宮掌宮內相戴權,【甲戌側批:妙!大權也。】
先備了祭禮遣人來,次後坐了大轎,打傘嗚鑼,親來上祭。賈珍忙接著,讓至逗蜂軒【甲戌側批:軒名可思。】獻茶。
賈珍心中打算定了主意,因而趁便就說要與賈蓉捐個前程的話。戴權會意,因笑道:“想是為喪禮上風光些?”
賈珍隱射的女真人,知道自己是戎狄,就算現在崇禎沒有傳人了,帝位也輪不到女真人。
他知道兒子賈蓉得位不正,就想為順治的新朝廷謀個名正言順。
於是他就想給賈蓉謀個“龍禁尉”的稱號,官職稱呼是“防護內廷紫禁道,御前侍衛龍禁尉。”
這個官職看名字可知,就是相當於貼身保護皇帝的御前侍衛,這裡模擬的是女真人進京以後,為大明披麻戴孝。
他們表現的比原來明朝的人更像忠臣孝子,打出誓死要為崇禎皇帝報仇的旗號。
我們看戴荃說的:如今三百員龍禁尉短了兩員,昨日襄陽侯的兄弟老三來求我,
襄陽侯的兄弟,就是洛陽侯,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裡就有一句,“便下襄陽向洛陽,”襄陽與洛陽非常近,所以詩人常常把他們聯絡起來。
這就是指洛陽的福王,老三,即萬曆皇帝三子,福王朱常洵。
福王朱常洵也想要這個位置,就是崇禎死後,明朝的福王這一脈成為血統最近的一個藩王。
小福王朱由崧很快便在南京宣佈監國,於是這龍禁尉的職位,就成了這兩個人來爭,另外還有一個,已經基本出局了。就是永興節度使馮胖子來求,要與他孩子捐。
永興就是永遠興旺繁榮,取自大順開國年號“永昌,”當時李自成就是永昌皇帝,節度使一般是唐朝的地方官制度,大順使用的就是唐制。
“馮”字的原意是馬疾馳而行,闖王也有類似的意思,所以用馮胖子代指闖王。
在秦可卿死後,丫鬟名喚瑞珠者,見秦氏死了,他也觸柱而亡。[甲戌側批:補天香樓未刪之文。][靖側批:是亦未刪之筆。]
前面我們說過,刪去的“銀喪天香樓”一節,寫的就是北京的大明滅亡之後,這裡的瑞珠就是代指那些為明朝殉國的官員。
此事可罕,合族中人也都稱讚。賈珍遂以孫女之禮殮殯,一併停靈於會芳園中之登仙閣。
女真人對他們也是以禮相待,厚葬以示尊重,作為他們收買人心的一個手段。
小丫鬟名寶珠者,因見秦氏身無所出,乃甘心願為義女,誓任摔喪駕靈之任。賈珍喜之不盡,即時傳下,從此皆呼寶珠為小姐。
那寶珠按未嫁女之喪,在靈前哀哀欲絕。[甲戌側批:非恩惠愛人,那能如是?惜哉可卿,惜哉可卿!]於是,合族人丁並家下諸人,都各遵舊制行事,自不敢紊亂。[甲戌側批:兩句寫盡大家。]
這是寫他們對忠於明朝,不願投降大順的官員更是給與優待,迅速收買了京城士紳官員的人心。
但是他一轉眼就把地址名稱給改了,寫的是:江南江寧府江寧縣監生賈蓉。
前面我們解過,書中的事都發生在“金陵省”,這個金陵省就是用來代替整個大明,這個金陵不是一個城。
如今他們入關把大明改成大清,所以把金陵省改成江南省了,書中的江南省就是整個清。
有朋友問我們去套書中的歷史有什麼意義!首先我不是在套已知的《明史》,這本書和《明史》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然後就是我們瞭解了真實的歷史以後,以史為鑑的道理應該是懂的?
就比如書中賈敬完全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