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如此修史(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雲道人便要下跪,朱慈炯一把扶住,“老師不可如此,我如今只是個出家人罷了。”
他一時情急,問道:“密之,今日安敢帶殿下至此啊?”
朱慈炯搶著答道:“老師,我們今日來此,是有一事相求。”
“何事?”
“老師且看。”說著,他從包袱內拿出大疊大疊的紙稿來。
大雲道人接過紙稿,一口氣看了一個多時辰,也只看了二成,有時看了驚豔處,才抬頭看看二人。
終於不再繼續,他放下紙稿,回味道:“這是?”
僧人呵呵笑著:“難道大雲道人看不出?”
“我自然是看得出,只是不曾想,竟能如此修史乎!”
“老師覺得,修此等史書,是否比那稗官野史強上一些?”
大雲道人盯著朱慈炯問:“此書何名?”
“請問我師,歷來史書,哪本為最?”
“自是太史公之史記耳。”
“那便學史記之名,為石記,我與方先生覺得,為掩人耳目,為其取名稱作《石頭記》。”
“好!”大雲道人聽了,連聲稱好,“石,諧音史,石記,便是史記。”他回味一番,一邊想,一邊問:“這賈家又是如何構思?”
朱慈炯解釋道:“先生且看。”說著,他拿筆在一張紙上,開始畫圖。
“開國老祖宗,為賈母,文官建政,生下賈政。”
大雲道人不住點頭。
朱慈炯繼續解釋:“文左武右,賈政與王夫人結合,文武相和,才有國朝,生下賈寶玉。”
大雲看著他畫的賈母連下賈政,再看賈政與王夫人連下賈寶玉,不住捋須讚道:“絕妙,絕妙!我朝必由老祖所創,江山則必由武人打下。武將打江山,文官建政,缺一不可,必此二人結合,方才有我大明,那寶玉便是大明。”
“正是,不過我們所修,乃是晚期,武勳已不管事,所以王夫人佔戲不多。”
“嗯!實有其事,公侯伯,後來是一個也不頂用呀!但是要如實所敘,又要讓人看明白,又不能讓別人看明白,豈不左右為難。”
僧人道:“這倒難不倒他,我們曾經教過的這位皇子,實乃是天縱奇才,所思所想,基本已經全面,待他細細說與你聽,你便明白了。”
大雲與朱慈炯對視,然後道:“時辰不早,我等且吃了飯,再繼續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