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裡看,朱元璋並不喜歡這種說法,但是他也沒有禁止,至少沒有明確禁止,甚至是默許的。

而滿清在修正史的時候,沒有選擇官方的真實記錄,直接採用了民間的說法。

鳳姐笑道:“回來吃螃蟹,恐積了冷在心裡,討老祖宗笑一笑開開心,一高興多吃兩個就無妨了。”

這裡又提到螃蟹,鳳姐說討了老祖宗開心,一高興了多吃兩個,也就無妨了,為何鳳姐多吃兩個螃蟹,還要老祖宗高興,那豈不是不高興的話,她就不能多吃,其實在背面就是這個意思。

我們後面解螃蟹詠的時候再一起說明。

賈母笑道:“明兒叫你日夜跟著我,我倒常笑笑覺的開心,不許回家去。”

王夫人笑道:“老太太因為喜歡他,才慣的他這樣,還這樣說,他明兒越發無禮了。”

賈母笑道:“我喜歡他這樣,況且他又不是那不知高低的孩子。家常沒人,娘兒們原該這樣。橫豎禮體不錯就罷,沒的倒叫他從神兒似的作什麼。”

【庚辰雙行夾批:近之暴發專講理法竟不知禮法,此似無禮而禮法井井,所謂“整瓶不動半瓶搖”,又曰“習慣成自然”,真不謬也。】

脂批說的“近之爆發”,指的就是當時的滿清朝廷了,賈母說“她又不是不知高低的孩子”,就是說在賈府,賈母與王熙鳳之間相處,只要知道高低,其他的細節方面不會特別拘泥於禮法。

而滿清最講禮法,其實他們並不知道真正的禮法是什麼樣的,他們只知道死守各種規矩,等級森嚴,處處勸人守規矩,就像薛寶釵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