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脂批所說的“玉兄化身”又是指誰呢?

當然不是指華夏,也不能是大明,我們再縮小範圍,此處批語中所說的,應該是這一段中“寶玉”所隱射的那批人。

即崇禎悲痛時支援他南遷的那些官員,作者團隊裡當時一定也有人在其中,所以脂批才會透露這點。

批書時,脂硯齋旁邊所站,並阻止他對《葬花吟》加批的那個人,就是曾經在崇禎末年朝堂之上做過官的,這樣作者說書中所寫的,都是曾經親身經歷過,才有了現實依據。

正是:花影不離身左右,鳥聲只在耳東西。

【甲戌側批:二句作禪語參。】

【甲戌眉批:一大篇《葬花吟》卻如此收拾,真好機思筆仗,令人焉的不叫絕稱奇!】

那林黛玉正自傷感,忽聽山坡上也有悲聲,心下想道:“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難道還有一個痴子不成?”【甲戌側批:豈敢豈敢。】

想著,抬頭一看,見是寶玉。林黛玉看見,便道:“啐!我道是誰,原來是這個狠心短命的……”剛說到“短命”二字,又把口掩住,

在南遷之議受阻之後,朱由檢得到情報說,大順軍除了由大同、宣化方面來的主力以外,還有劉芳亮等統率的部隊沿黃河北岸進軍從南面包抄北京,往南京逃跑的可能性也很小了。

在朝議應對之策時,內閣首輔陳演就辭職逃避,說:贊理無效,臣罪當死。說完就離開了。

在內心追悔之餘,崇禎皇帝也說出了氣話:“汝一死不足惜!朕不能守社稷,可殉社稷,都是諸臣誤朕,朕非亡國之君,臣皆亡國之臣!”

可是當他當著眾人的面說出此話之後,又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因為此時大明還沒亡。

此處寶玉還是代指大明,他說出寶玉短命這話來,就等於是在咒大明亡國!所以只好掩嘴而去。

這就是林黛玉對寶玉說:“呸!你這個狠心短命的!”

這句後有脂批:

【甲戌側批:“情情”,不忍道出“的”字來。】長嘆了一聲,【庚辰側批:不忍也。】

所以又寫黛玉:

自己抽身便走了。

這樣比較的話,崇禎皇帝還真有點林黛玉的意思,作者們也是構思精妙,能把家國之事,用閨閣兒女之間的小事惟妙惟肖的寫出來,不得不令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