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故國和仙帝的悼念,寶玉和黛玉隱射的這是這二者。

但是不要說寶黛二人已經仙去飛昇了,他們正與我一同淺吟低唱,祭奠這美麗的黃昏與海棠。大明雖亡,但是他殘留的意志仍在,皇帝雖然殉國了,但是他的兒子還在,因為此處寶玉代表華夏殘存的意志,黛玉隱射崇禎的兒子。

《詠白海棠》

蘅蕪君:

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

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薛寶釵的這首,一開始寫的是自己,表意是珍重自己得來的芳姿,親自攜著手甕來澆水。因此說“珍重芳姿晝掩門,自攜手甕灌苔盆。”

我們說寶釵代表滿清,那麼這個白海棠是忌水溼的,也就是說不能一直澆水,這樣背面的寓意大家就明白了。

薛寶釵為了這得來不易的芳姿,大白天也關著門,殊不知,這樣會讓花兒枯萎,它隱喻的是滿清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閉關鎖國,閹割文化,控制百姓,故步自封,導致了華夏文明的倒退,生機全無,甚至連衣服都是穿著半新不舊的。

胭脂洗出秋階影,冰雪招來露砌魂。

白海棠就像洗去胭脂的少女一樣,洗出秋日的景象來,在這露水堆砌的臺階上,昭示著白海棠純潔的靈魂。

別的人都是在愛惜花,而寶釵這是在控制花,她對於花的讚美,都來著於她對花的摧殘,海棠原本是紅色的,所以有胭脂,她親自用水洗去胭脂的痕跡,使原本紅色的海棠變成了白色,她卻得意的說這樣更美了。

她手下白海棠的靈魂,是她澆灌洗出來,露水堆砌而成的,只是她依然澆不滅白海棠純潔的靈魂。

淡極始知花更豔,愁多焉得玉無痕。

這素雅的白海棠,淡到極致以後才知道花兒更豔麗了,如果愁思太多,怎麼能不讓她有象玉一樣的痕跡呢?痕也指淚痕,就是指這本書裡有如此多的愁,如此多的淚,怎麼能不留下玉的痕跡呢?

那反面的意思就是在反問我們,如此多的愁緒,淚痕,難道還看不出亡國的意思來嗎?

其實這句有薛寶釵得意處笑話寶林二人的意味,好像是在說我大清把天下治理的更素,更雅,更淡,而你們就知道愁,知道哭,有用嗎?也就是增添了無數的淚痕,無數的遺憾而已!

欲償白帝憑清潔,不語婷婷日又昏。

其中“白帝”指的是西方之神,管轄秋事,在易經八卦中,西方屬金,主白色,主肅殺,因此這些都歸屬白帝掌管。

後金的愛新覺羅家在五行中就屬金,因此白帝可以象徵他們的守護神。

這句話的意思是,希望以自身的清潔來報答秋神白帝的恩澤,報答白帝雨露化育之恩,也應使自身保持清潔,也是說海棠色白歸功於白帝的保佑。

那麼這句背面所指的就是,如今我滿清得到“白海棠”,要感謝白帝的保佑。

在這白海棠婷婷玉立,默默無言之中,不知不覺中就已經到了黃昏。

這句背面的含義就是:在這看似什麼都沒說,欣賞海棠的過程中,此書作者的故國大明其實已經滅亡了。

那麼這裡薛寶釵要感謝的“白帝”,有沒有更深一層的隱喻呢?大家想一想,明末的耶穌會就來自西方,“白帝”指向的就是白人的上帝。

在深入破解了後文的驚人內幕之後,才發現這裡所指的所謂西方“白帝”,其實就是西方的白人,。

這一回開始,書中已經在為西洋人參與滅亡大明的部分內容埋伏筆了,他們也是滅亡大明的一股力量,並且竊取了明朝的科技文化成果,因此薛寶釵說得到大明江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