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他出任淞滬商埠督辦公署總辦就不稀奇了,他有著自己的政治主張。

這次會議相當於聯歡會,重點是安撫上海商界,穩定人心。

會議結束,不少商人直接離開,還有人偷得浮生半日閒,留下來觀賞桃花。

丁聞江則找到林子軒,他看了林子軒在報紙上發表的蘇聯遊記,想借著這個機會問一問蘇聯的真實情況,探討的出路。

他和胡拾是朋友,和林子軒不算陌生。

兩人坐在桃花叢中,喝著茶,隨意的閒聊著。

丁聞江覺得林子軒提出的那些經濟政策有為蘇聯出謀劃策的嫌疑,不應該發表出來。

如果蘇聯真的照做的話,很可能變得更為強大,有強鄰在側,不是中國的福音。

林子軒倒是不怎麼擔心,只要史達林還是蘇聯的最高領導人,就會實行重工業計劃,想必不會因為看到這些經濟理論就會改變蘇聯國內的政策。

作為一名地質學家,丁聞江經常在全國各地進行地質勘察。

他跑過不少地方,見過中國各地百姓的生活,瞭解中國的國情和民生。

他對比了中國和蘇聯的現狀,頗為擔憂,蘇聯畢竟是一個統一的國家,而中國還處在軍閥混戰的階段。

他幫孫傳方做事,就是希望孫傳方能統一中國,改變軍閥割據的局面,造福於民。

閒談中,丁聞江還說到了另一件事。

在他勘察地質的時候,時常會發現古生物的化石,所以說他也算是一位考古學家。

1918年,在丁聞江的協助下,北洋政府僱傭的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在北平周口店考察時發現了古生物化石。

從而拉開了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的挖掘序幕。

在這個過程中,丁聞江發現在全國各地都有販賣文物的現象。

不少西方人打著考古的名義來中國盜墓,對於挖掘出來的文物,他們要麼以&ldo;學術考察&rdo;的名義公然帶走,要麼是中外j商勾結販運,還有大批經古董市場&ldo;合法&rdo;購買。

這種狀況相當普遍,讓人觸目驚心。

☆、第三百二十四章 就從我們開始做起吧!

在後世,電視新聞上經常出現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訊息,為了追回文物經歷多少困難,還有愛國人士在國外高價收購等等。

能弄回來一件文物都要在新聞上播報,可見應該是真的不容易。

那時候的林子軒只是一介小民,看電視的時候感受不深,罵兩句文物販子也就過去了,反正他也做不了什麼。

穿越之後,他和古董行業接觸的不多,他不懂這個,也沒有附庸風雅的愛好。

林家說到底是商人家庭,不是書香門第,林子軒算是個異數,一不小心成了文學家。

但他是冒牌文學家,對於這個時代文人認為風雅的事物都不怎麼感興趣。

不過,他雖然不瞭解上海的文物市場,卻有所耳聞。

比如,上海《新聞報》的大股東加拿大人福開森就喜好收集中國文物,此人自1887年來到中國,生活了數十年之久,收集了數千件中國古玩。

中國文物流失海外早已有之,八國聯軍進北京火燒圓明園,搶掠無數文物。

根據《清季野史第一編都門識小錄》記載。

&ldo;庚子間,《四庫》藏書殘佚過半,都人傳言,英、法、德、日四國運去者不少。又言洋兵入城時,曾取該書厚二寸許、長尺許者以代磚,支墊軍用器物。武進劉葆真太史拾得數冊,視之皆《永樂大典》也。&rdo;

這只是一個開端。

中國的這些文物被帶回西方,引起了西方人的高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