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既然要進軍歐美電影市場,就要大膽嘗試,不能害怕失敗。
在攝影棚裡臨時搭建的場景中,正在拍攝一場重要的戲份。
馬蒂娜的家裡人被殺害,她下樓買東西回來,發現不對勁,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從家門口走過,看到弟弟的屍體躺在地板上。
她強忍著淚水,走到李昂的門前,舉手敲門。
她的身後是拿著槍的兇手,她的前面是一扇關閉的門,她的眼淚流下來,不敢大聲哭泣,只能低聲的懇求著。
這個鏡頭極為考驗阮玲鈺的演技,那種絕望和希望交織的神情很是震撼人心。
雖然排演了很多次,但這一次林子軒認為是最完美的。
他開啟了那扇門,後面的反光板把電燈的光線打在阮玲鈺的身上,看上去就像是從天堂裡投射下來的一縷光,格外的溫暖。
☆、第二百四十二章 那些飛出籠子的鳥兒
林曉玲從美國發回電報,向家裡報平安。
在這個沒有網路和越洋電話的年代,電報是兩個國家之間傳遞資訊最為快捷的方式。
在電報中,她抒發了初次來到異國他鄉的興奮感。
上海的租界裡雖然也有很多西方人,在上流社會和女校中她也經常接觸西方人和西方的生活方式,但都不如到一個陌生的世界覺得新奇和震撼。
特別是在這個資訊不發達的民國時期,瞭解西方只能透過報紙雜誌和來自西方的電影。
在後世,中國人經常在電視新聞上看到美國,也就不怎麼稀奇了。
而且,在新聞里美國不是這裡發生災難,就是那裡有了槍擊案,黑人還會被警察毆打,總感覺美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值得同情。
林曉玲從紐約踏上美國的土地,聯絡上了彼得遜律師。
她準備在紐約玩些日子,再考慮進入哪所大學讀書,和紐約這種大都市相比,費城給她的感覺格局小了一點。
好吧,她又改主意了。
作為自費留學生,在入學方面較為自由,沒有院校和專業的限制。
上海中西女校因為是美國教會創辦,在美國不少大學都承認中西女校的成績和畢業文憑,中西女校的教學質量在中國更是首屈一指。
1914年中國招考10名官費留美女學生,中西女校就佔了6個名額。
只要林曉玲能透過美國大學的入學考試,就能入讀大學,就算通不過入學考試,也能作為旁聽生在學校學習,等下一年繼續考就是。
林曉玲很看得開,沒什麼壓力。
林子軒對此頗為欣慰,回了一封電報,囑咐妹妹一切小心,該交代的早就交代過了。剩下的路要她自己來走了。
就像是一隻飛出鳥籠的小鳥,要展翅飛翔了。
一隻小鳥出籠了,另一隻小鳥還在籠子裡。
他發覺隨著《殺手李昂》這部電影的拍攝,阮玲鈺對他越來越依戀了。總是跟在他的身邊,不知道是不是入戲太深的緣故。
這種情緒對拍攝電影很有好處,阮玲鈺總是能很快的進入狀態。
她的表演狀態非常自然,完全融入到了角色之中,表現幾近完美。很多時候都分不清她到底是阮玲鈺還是馬蒂娜。
洪慎對她讚不絕口,認為阮玲鈺是天生的演員。
這種不經系統的學習就能掌握的表演技巧就算在美國也不多見,只發生在天才演員身上。
此時的戲劇表演技巧還不很成熟,分為表現派和體驗派。
阮玲鈺的這種表演方式應該屬於後來的方法派。
方法派是指演員完全融入角色中的表演方式,除了演員本人的性格之外,還要創造角色本身的性格及生活,務求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