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可你要是連聽都不聽,就急忙的趕人,這不是作為地主的態度。
只能說明自己沒有禮貌,不懂的待客之道,中國的禮儀在哪裡?君子之風在哪裡?
這篇文章由徐至摩投給了北平《晨報》的副刊。
這是新文學三位旗手第一次公開發表對於泰戈爾來訪的意見,胡拾和魯訊依舊保持沉默。
這時候,泰戈爾已經來到了北平。
在北平,泰戈爾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包括以梁啟朝、蔡元賠和胡拾為代表的北平文化界到車站迎接泰戈爾。
泰戈爾將在講學社和商務印書館的安排下進行演講。
林子軒沒有參與其中,來到北平,在安頓下來後,他首要的是去拜訪周氏兄弟。
當初,他的詩歌是周作仁推薦發表的,魯訊進行了點評,這都是人情,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裡,登門拜訪是應該做的事情。
唯一讓林子軒為難的是這兩兄弟已經鬧翻了,住在不同的地方,否則可以一起拜訪了。
按照關係的遠近,他先去拜訪了周作仁。
與此同時,他在《晨報》副刊上發表的文章引起了不小的爭論,在得到保泰派歡迎的同時,也遭到了批泰派的駁斥。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步走錯,便是一生
周作仁住在北平八道灣衚衕11號,這是魯訊在1919年出資購買的院子。
整座院落是大宅門格局,鄰街是一溜院牆,進門樓見影壁,前後兩進,九間瓦房,宅內分正院、後院和西跨院。
當時的價錢是三千五百塊大洋,在北平算是豪宅了。
按照後世北京的房價,這絕對是白撿的白菜價。
魯訊1909年回國參加工作,1912年到教育部任職。
他在教育部的職務是僉事,月薪有300塊大洋,他還給報紙寫文章獲得稿酬。
這套四合院相當於他一年的工資,由此可見,公務員在任何時代都是讓人羨慕的職業。
而且,他把紹興老家的一套老房子賣掉,得到了1600塊大洋的房款。
在北平有了房子,他請假回到紹興,把母親和第一任妻子朱按,弟弟周建仁接到了北平。
這時周作仁也帶著一家人從日本回來,三兄弟便住在了一起,成為了一個大家庭。
然而,好景不長,三年後,兩兄弟鬧翻。
魯訊和朱按搬出了八道灣,遷居西四塔衚衕61號居住,周作仁和周母留在了八道灣。
於是,後世就有人猜測周作仁是為了霸佔八道灣衚衕的宅子才和魯訊鬧翻的,提出這種說法的不是別人,正是魯訊的兒子周海英。
周海英在《魯訊與我七十年》這本書中寫了周家兄弟在八道灣生活的內幕。
在周海英的講述中,主角是一個叫做羽太信子的女人,她是周作仁的妻子,掌管著八道灣的經濟大權,花錢如流水,揮霍無度。
而且,這個日本女人殘酷無情,詭計多端,先是趕走了老三週建仁,又用計謀挑撥魯訊和周作仁反目成仇。最終達到了自己獨霸房產的目的。
甚至連周母都不願意在八道灣這種殘酷的環境下生活下去,而是搬去和魯訊一起生活。
整個過程更像是一篇宮鬥小說。
然而,周海英是1929年出生的,他從來沒有在八道灣生活過。魯訊過世的時候他才七歲,這些所謂的內幕不過是道聽途說和自己的猜測罷了。
至於是誰告訴他的就不得而知了。
先說周建仁,他是魯訊的三弟,娶得妻子是羽太信子的妹妹。
在1921年,周建仁到上海任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婦女雜誌》的助理編輯。
並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