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第2/2頁)
章節報錯
著深深的絕望,她不喜歡,而第二首就不同了,讓她有一種想哭的衝動。
林子軒並沒有停下來,他又想到了一首《有的人》。
&ldo;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rdo;
這是臧客家在1949年為了紀念魯訊而寫的詩作,讚頌了魯訊不屈的戰鬥精神。
林子軒寫了前四句,停頓了下來,下面的段落不太好寫。
這和《死水》不同,《死水》用的是象徵手法,怎麼理解都可以,而《有的人》則太過直白,在這個時代寫出來容易引起誤解。
反正這四句提綱挈領,意思表達到了就行了,他沒有繼續寫下去。
郭沫偌還說林子軒的詩作在形式上不夠自由解放。
林子軒找了找,還別說,他看過的詩歌中真的沒有像郭沫偌那樣自由奔放的詩作,這種奔放流的自由詩體可能就是他獨一份了。
不過帶有浪漫主義情懷的倒還有幾首,其中餘光仲的《尋李白》無疑是經典之作。
《尋李白》的外部結構自由而嚴謹,造句、建節與成篇都比較自由舒展,正是自由詩體,而且想像力奇特,天馬行空,超逸絕然,意境宏渾壯美,有太白遺風。
&ldo;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餘下的三分嘯成劍氣,繡口一吐,就半個盛唐。&rdo;
這無疑是全詩最光彩照人的筆墨,和郭沫偌的女神體有的一拼。
寫完這四首詩,林子軒又寫了一篇新詩評論,叫做《一花獨放不是春》。
在新詩創作中,單一形式和風格不能算是新詩的繁榮,只有不同風格的新詩共同發展才算是新詩的興盛。
不要用自己的創作風格來評判其他人的新詩創作,那不叫詩人,而是詩霸。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