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多時的一種政治主張。

早在1921年6月,一位安徽的政客來拜望,談話間,胡拾便提出&ldo;好政府主義&rdo;這個名詞了,後來在演講中也多次提及。

他寫信給林子軒,是想讓林子軒認同這份主張,在下面共同署名。

如此發起一場知識分子的政治改革。

這是因為此時林子軒在國內文壇的影響力大增,有了讓胡拾重視的資格,特別是林子軒在美國的名聲,可以讓他的主張更具有國際性。

林子軒對此頗為猶豫。

胡拾寫信給他,說明在北平的那個有歐美留學背景的圈子接納了他,把他當作了自己人。

但他知道胡拾的這份主張太過理想主義,根本行不通,後來好像還被魯訊諷刺了一番。

這也是胡拾和魯訊兩位新文化領袖人物鬧翻的開端。

以前,兩人互相稱讚過對方,不過隨著各自的主張和道路的不同,兩人越走越遠。

署名代表著立場,代表著站隊,不能不慎重對待。

在這個年代,新聞界議政之風盛行,從西方傳進來的各種思想、主義都有市場,比如民主主義,無政府主義等等。

林子軒不願意觸碰政治,他內心裡對此有很深的牴觸。

然而,如果拒絕了胡拾,這份交情恐怕就淡了。

他倒不是害怕胡拾,而是以前胡拾幫過他,這就是人情,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他把胡拾的主張認真的看了一遍,發現除了過於理想化,不符合中國的實際外,倒沒有太大的問題,重點在於知識分子和社會精英參政議政的權利。

在北洋政府統治時期提出這個主張頗為大膽。

老實說,北洋政府其實就是軍閥統治,也就是軍人干政,胡拾的主張則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完全是兩碼事,根本行不通。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