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曾經有這樣一所大學

所謂聚餐會,就是提供一個教師們認識交流的平臺,地點是學校的大禮堂。

上海大學的校舍在一條弄堂內,條件非常簡陋。

校舍只是一座老式石庫門樓房,兩層樓共十餘間房子,學校把樓上並排兩間房子的隔牆拆掉改為大禮堂,也算是大課堂,其它客廳、廂房都是教室。

來參加聚餐會的人員中,有一半是像林子軒一樣的社會名流,是被聘請的客座教授,另一半才是學校的教職員工,這些教職員工同樣赫赫有名。

比如,中國管理科學先驅楊性佛,南社著名詩人葉初傖,日內瓦大學理學博士張乃雁,密西根大學法學博士何時楨等等。

其實,看看上海大學的校董就知道,無論是蔡元賠還是章泰炎都是教育界頂尖的人物,其他人也是這個時代的翹楚。

更別說還有孫仲山和陳獨繡在後面支撐著。

雖然這些人並沒有出面,但卻有著強大的號召力,上海的社會名流怎麼會拒絕這份聘請,這就導致這樣一所只有一百多名學生的大學,光是有名望的教授就有幾十位。

這樣強大的師資力量,可以說是全國獨一家了。

林子軒同樣無法拒絕這份聘請,來不來講課是次要的,主要是把這所學校的名氣撐起來,因為這是兩個黨派第一次合作的成果。

事實上,後來就流傳著這樣的俗語:&ldo;武有黃埔,文有上大;北有北大,南有上大。&rdo;

可見這所大學日後的影響力。

此時的上海大學只有兩個科系,一個是文學系,一個是美術系。

文學系分為中國文學系和英國文學系,中國文學系主任叫做張軍謀,英國文學系主任叫做何時楨。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