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宮中的三人都有了身孕,那自然就要在這個字輩上用心了。

大清的皇族兄弟在名字上並沒有統一的避諱,例如雍正爺當年登基時,把兄弟們的“胤”字,全部改成了同音的“允”字,而先帝繼位後,在名字這方面並沒有太多的避諱,也沒有像雍正爺那樣讓兄弟改名。

反倒是立永琰為皇太子後,為了避諱,把永琰的名字改為了顒琰。

這個字輩是從康熙二十年開始設定的,最先設定的就是這個“胤”字,要求從這些孩子開始,這一輩的孩子都是“胤”字輩,“礻”作為偏旁。

順便還定下了自己的孫子,要用“弘”字輩,“日”作為偏旁部首,像弘時,弘曕和弘晝。曾孫子為“永”字輩,從玉,像永璋、永玥和永璉。

當時就定下這仨,雍正爺當時也沒想著再加點,直到先帝登基後,看著他逐漸長大的孩子們,想到日後自己一定會有孫子,但是這字輩兒就排到自己孩子這一輩。

因此就根據自己的一首詩。定了後人用“永”、“綿”、“奕”、“載”。這個“永”字,就是順著聖祖皇帝定下的那個繼續往後延,只不過這個字作為開頭,意思也就是從他的孩子起。自己的孫子就是“綿”字輩,“忄”作為偏旁部首。

女孩的話,雍正爺的女兒就是“恆”字輩,“女”字旁,到先帝那邊也就只有字輩換成了“璟”,後面的字還是從女,只不過嫡女例外,特別受寵的女兒還可以像嫡女一樣,就像璟馥。

但……

這天,皇后又過來了:“皇上,眼看臣妾快要生了,這女孩的字輩還沒有定下來,到時候可如何是好呀?”

永琰表示很愁,要不怎麼他不把注意力放在後皇嗣呢?朝政的事情還沒處理完,現在又要處理字輩的事情:“朕已經想好了,公主們的封號,就以‘莊’字開頭。”

“這封號是定了,那名字呢?是否向先前一樣,讓公主的名字從女。”

永琰突然拍了一下桌子:“朕有個極好的想法!既然如今女子學堂和女子科舉都設立了,那這名字也不要有什麼區分了。”

皇后大驚:“難道,要讓公主和皇子一樣,都是‘綿’字?!這萬萬不可呀皇上,自聖祖爺定下字輩,從來沒有公主和皇子一樣的情況啊。”

“沒有,就從朕這一代開啟這個先例!”

皇后深覺皇上這個做法有違祖制,皇上覺得所謂組織就是要取其精華,闢其糟粕,自己現在就是要把糟粕往外扔。

皇后一時激動,不想動了胎氣,趕緊叫來了太醫。

因此,永琰同意退一步,不和皇子一樣用“綿”字輩,但是也不能像先前一樣。

皇后比貴妃和諴妃要早懷了一個月,現在已經七個月大了,因是雙胎,所以太醫說,可能會發生早產。

因此,宮中上下格外重視皇后這一胎,畢竟若這是龍鳳,那這孩子便是既嫡又長,堪稱貴重。

因為是自己的第一個孩子,皇上已經提前把公主的封號想出來了,就叫“莊靜”,等公主出生,即刻封為固倫莊靜公主。

……

到嘉慶三年年底的除夕,皇后喜塔臘氏臨盆,在除夕之夜誕下一男一女,男孩取名為綿寧,女孩便賜名廂月,取自詩句“羽扇綸巾風嫋嫋,東廂到薔薇。”

“廂”自然就是指廂房,此字端莊大氣,予人以落落大方的姿態。“月”即明月,因公主出生時,月光皎潔明亮,以“月”字作為公主的名字,寓意內在外在都美好,散發自己的光輝。

過了段時間,在嘉慶四年的元宵節當天,貴妃鈕祜祿氏誕下二皇子,皇上賜名綿愷。

然而,也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永琰成功將大清國的國力提升了上來,這段時間,永琰除了吃飯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