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糧食。

村民們頓時沸騰起來了。

“靜一靜。”黃書記揮手,這一次大家很快安靜下來,“東北那邊的村子只是個案例,其他地方能不能達到要求還不知道。所以這一次國家象徵性地選著了幾個地方。咱們西南片區選擇了c城,一級級劃分下來就到了咱們烏渡鎮。鎮子裡選了十個村子。咱們建設村就是其中之一。不過,這責任制合同一簽後,完成不了國家規定上交的糧食,是承擔責任的。”

去年年初後,上面幾位元老為人相繼離世。然後似乎有些群龍無首。不僅開始裁減城裡工人,更是縮短糧食。有個國營煤礦工廠把注意打到了農村去。在下半年裡,慫恿西北一個村子裡,把田產分到個人。產出後,先交公糧,剩餘的就屬於自己的。因剩餘糧食多,全都賣給了那個工廠。

這件事情被人告到了上面。原以為廠長政委都得下臺和帶高帽的,沒想到這一次竟然得到了表揚。然後上面特意派研究小組去了東北那個村子考察一番後。上面就琢磨出了這個方法,在全國選幾個地方來實驗一下。若成功,就可大範圍推行。

黃書記在鎮上開會聽到後,細細琢磨了一番,覺得此法可行的。於是自薦了建設村,雖然自己覺得可惜。但利弊還是得說清楚才行的。

而黃書記最後這話說過後,村民們沉默了。

會後,大家打聽這個合同的是怎麼規定的,上交多少糧食。

村裡初步規定,是把村裡交糧產量平均分到個人上。沒人分到的糧食產出基本一致。而只要分到土地的人,每人每年上主糧共八十斤,小麥三十斤,稻穀五十斤。

但承包的田地卻不能隨便挑選的。

因為建設村屬於山區,田地產量懸殊較大的。所以為了公平起見,大隊幹部商議,按照產量來劃分。把田地劃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

一級田地一分產出六七十斤糧食,二級田就差不多四五十斤,三級三十,四級就是很差的田地了,基本是在林邊,遮陽的一些地方。

然後按照產量高的田地面積就少,產量低的就面積多點的原則。

比如一級田地,一分就是一分。而二級田地因產出只有四五十斤,為了達到跟一級田一樣的產出,面積就會多點。可能是面積是一分六七。三級田地面積更多點,到達兩分或者兩點五分。

小農忙很快來臨,村裡一邊組織人測量面積,劃分田地,一邊組織上工。村裡打算,等收割完冬小麥和插秧後就正式實現承包制。

第一年,不強所有人都參與求。

願意承包多少就多少,但不能超過村裡的限量。而上交的糧食就按照比例來算。比如村裡規定每人田地面積限量是八分,若只承包四分,那就是上交四十斤糧食。

到時候也會採取公平的原則,大家抽籤拿號。

拿到了那個地方,以後田地莊稼後期就歸那人自己管理了。同理,上交的糧食也歸那人。而這一季的冬小麥,村裡會集體交糧食,剩餘的還是按照工分發放到每家每戶。

唐家因為這一訊息真是日以難眠。大多數人都想承包土地的,可又擔心交不上糧食。

唐傳河和周菊年紀大了,還打著一個年幼的么妹,若是承包土地。又擔心幹不了,畢竟他們都年老了。

唐偉石和姚小蘭是有打算承包土地的。他們家五口人,一年是三百五十斤糧食。而五口人按照一級田算能有近三畝田地,平均每畝算六百斤,也一千八百斤糧食,扣除上交的和吃的,他們家能剩餘一千多斤。

只是,在建設村這樣的山區,全靠人力背和挑的地方。三畝多的田地,兩個人種植,還是夠嗆的。而且若天公不作美的話,三五百斤糧食就是個鉅額的數字。

而唐偉田卻有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