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伍子胥被害(第7/10頁)
章節報錯
,同時派人去給吳王夫差報信。勾踐留下水軍駐紮在太湖,陸軍駐紮在胥、閶之間,讓范蠡去焚燒姑蘇臺,大火燒了一個月都沒有熄滅。吳國的大船都被搬到湖中,吳國的軍隊不敢出城迎戰。
再說吳王夫差和魯、衛兩國的國君在黃池與晉定公爭盟主之位,雙方互不相讓,爭論了好幾天都沒有結果。
突然,王子地的密報傳來,說:“越軍已經攻入吳國,殺了太子,焚燒了姑蘇臺,現在正在圍城,形勢十分危急。”夫差聽了,大驚失色。伯嚭擔心訊息洩露會影響軍心,就拔劍殺了使者。夫差看到伯嚭殺了使者,生氣地問:“你為什麼要殺使者?”伯嚭說:“大王,這訊息還不知道是真是假。如果讓使者把訊息傳出去,齊國和晉國會趁機生事,我們怎麼能安全回國呢?”
夫差著急地說:“你說得有道理,但是吳、晉兩國還沒有確定盟主之位,又收到這樣的訊息,我是應該不參加會盟就回去呢,還是參加會盟但讓晉國當盟主呢?”王孫駱上前說:“這兩種做法都不行。如果不參加會盟就回去,別人會看出我們的危急;如果參加會盟卻讓晉國當盟主,我們以後就得聽晉國的指揮。我們必須想辦法當上盟主,才能保證安全。”夫差問:“那有什麼辦法能當上盟主呢?”王孫駱小聲地說:“現在情況危急,大王可以下令擊鼓挑戰,先在氣勢上壓倒晉軍。”夫差覺得這個辦法可行,就說:“好,就這麼辦。”
當天晚上,夫差下達命令,讓士兵們吃飽飯,餵飽馬,然後在嘴裡塞上枚(一種防止士兵出聲的器具),悄悄地向晉軍營地前進。到了離晉軍營地只有一里遠的地方,吳軍擺成方陣,一百個人為一行,一行樹一面大旗,一百二十行為一面,中軍全部乘坐白色的戰車,打著白色的旗幟,穿著白色的盔甲,拿著白色羽毛的箭,遠遠望去,就像一片白色的茅草在風中搖曳。吳王夫差親自拿著鉞(一種兵器),舉著白色的旌旗,站在陣中;左軍面向左邊,也是一百二十行,乘坐紅色的戰車,打著紅色的旗幟,穿著紅色的盔甲,拿著紅色羽毛的箭,看上去像一片火海,由太宰嚭指揮;右軍面向右邊,同樣是一百二十行,乘坐黑色的戰車,打著黑色的旗幟,穿著黑色的盔甲,拿著黑色羽毛的箭,宛如一片黑色的墨汁,由王孫駱指揮。吳軍一共有三萬六千名帶甲之士,黎明時分,陣勢擺好,吳王夫差親自擊鼓,軍中的萬鼓同時敲響,鐘聲、鐸聲、丁寧聲、錞於聲交織在一起,驚天動地。
晉軍被這突如其來的鼓聲嚇了一跳,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於是,晉國派大夫董褐到吳軍營地詢問情況。夫差親自接見了董褐,說:“周天子有旨,讓我主持中原各國的會盟,以彌補周朝的不足。現在晉君違抗王命,爭奪盟主之位,一直拖延不決。我擔心使者往來奔波太麻煩,就親自來聽候晉君的答覆。今天晉君必須做出決定,到底是服從還是不服從。”董褐回去向晉侯報告,魯、衛兩國的國君也在旁邊。董褐私下對趙鞅說:“我看吳王夫差說話強硬,但臉色蒼白,好像心裡有很大的憂慮,也許越國已經攻入吳國了吧?如果我們不答應讓他先歃血(古代會盟時的一種儀式,表示盟主的地位),他可能會對我們不利。但是我們也不能白白讓他當盟主,必須讓他去掉王號才行。”趙鞅把董褐的話告訴了晉侯,晉侯就讓董褐再次去吳軍營地,傳達晉侯的意思:“吳王既然以王命宣佈於諸侯,我們晉國當然不敢不敬奉。但是晉國從祖上開始就主持會盟,而吳王卻自稱為王,這讓周朝怎麼辦呢?吳王如果去掉王號,改稱公,我們就聽從他的指揮。”
夫差覺得晉侯的話有道理,就下令收兵回營,然後與諸侯們見面。在會盟儀式上,夫差自稱吳公,先進行歃血儀式,晉侯次之,魯、衛兩國的國君按照順序歃血。會盟結束後,夫差就率領軍隊從江淮水路回國。在途中,夫差不斷收到國內的告急訊息,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