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身受重傷,被困鵲山寺!(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須陀在雒鎮,和左孝友的匪軍遭遇,展開一番廝殺惡鬥。眼看左孝友兩三百人的隊伍就要支撐不住,左孝友招來的援軍卻陸續及時趕到,隨著匪徒越聚越多,張須陀等人寡不敵眾,向雒鎮外突圍而去。左孝友不肯輕易放走張須陀,重金懸賞手下,在後面緊追不捨。
張須陀等人衝出雒鎮,順著大路往西北方向撤退,誰知剛跑出十多里路,迎面有一隊人馬朝這邊衝殺過來,火把映照之下,竟然是裴長才的大旗在隨風招展。
張龍、趙虎勒住韁繩,問張須陀,“將軍,前有堵截,後有追兵,我們該怎麼辦啊?”
張須陀說道,“前面岔路口,是往東北方向,離此不遠,就是鵲山。鵲山三面環水,我們在那裡死守,好過陷入包圍之中,”眾將齊聲曰“是”,跟著張須陀上了岔路,快馬疾馳,向東北方向鵲山奔去。
左孝友和裴長才兩人匯在一處,見張須陀他們朝著鵲山方向奔去,也率領著大隊人馬緊追了過來。
鵲山hi齊州城北面的一座不是太高的小山,海拔不過百餘丈,與東面不遠的華山遙相呼應,因傳說神醫扁鵲曾經在這裡修行煉丹而得名為“鵲山”,遠望如一道綠色屏障。山上怪石嶙峋,突兀矗立,有的壁立千仞,有的懸空欲飛。山下有“鍾”、“鼓”二石,以石擊之,如鐘鼓之聲,悠揚傳出數十里,故有詩曰:“萬岫千巖濟水蟠,如屏孤逗出河干。秋高烏鵲翔何事,霄漢空疑鬥女寒。”
張須陀眼見鵲山就在眼前,當即催馬就上了鵲山。在一處山路空曠之處,張須陀等人勒住戰馬,手持大槍,並排而立,等待著匪徒們的到來。
裴長才和左孝友率領手下追了上來,裴長才和左孝友一左一右,並排著來到近前,裴長才對張須陀說道,“張將軍別來無恙啊,想不到聞名遐邇的張須陀大將軍,今夜竟然在這裡相遇,裴某可真是榮幸之至啊。”
張須陀冷笑說道,“我是官,你是匪,遲早我們都會相逢,天不藏奸,你早晚也會是我擒獲的囚犯。”
裴長才哈哈大笑說道,“張將軍的膽色,真是讓人佩服,死在眼前,還能談笑自若,不過你想抓我,卻是有些痴心妄想啦。我勸將軍還是下馬投降吧,裴某這裡的副頭領,非張將軍莫屬啊。”
張須陀罵道,“呸,無恥之輩,張某乃大隋將領,豈會和你們同流合汙,別看你依仗著人多勢眾,本將軍還真沒將你等放在眼裡,放馬過來,與我大戰三百合。”
裴長才得意的大笑道,“殺你何須我親自動手,來人,弓箭手準備,給我亂箭射死他們。”
隨著裴長才一聲令下,弓箭手衝了過來,張弓搭箭,對準了張須陀等人。裴長才說道,“張須陀,最後問你一句,降還是不降?”
張須陀怒罵,“呸,本將軍豈是膽小怕死之人,有本事儘管使出來,本將軍眨一眨眼,就不是張須陀。”
裴長才立刻下令“放箭”,頓時一陣亂箭,射向張須陀等人。
俗話說,“不怕千軍萬馬,就怕寸鐵傷人。”兩軍交戰,廝殺惡戰,甚至以命相搏,都是勇者勝,並不可怕,就怕弓箭手亂箭齊發,還有背後暗箭傷人。前者任你天大的本事,也是抵擋不住鋪天蓋地的箭雨。後者則是任你武藝高強,也怕冷箭射來,在你毫無防範的情況下,中箭身亡。
可惡的裴長才,知道張須陀等人武藝高強,別說單打獨鬥捉對廝殺,就是車輪戰,人海戰術,也未必能夠佔到便宜。所以裴長才乾脆調來弓箭手,想一陣亂箭,射死張須陀等人。
眼看著萬箭齊發,激射而至,張須陀等人,揮舞手裡的長槍,形成一道槍影屏障,撥打著射來的鵰翎箭。才開始即便萬箭齊發,也傷不到他們分毫。時間一久,就有人一時不慎,中箭受傷。張龍、趙虎等人,很快就身中數箭,血流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