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肝腸寸斷,痛失賢內助!(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林孤單的走在夜晚的長安街道上,迎著蕭瑟的秋風,淅淅瀝瀝的秋雨。不知為何?深秋的長安城,變的如此的清冷,就如楊林冰涼的心,被秋風秋雨所浸透。他進入皇宮,來到獨孤皇后的殿堂前。
這裡的侍衛,也是披麻戴孝,各個神情肅穆。靈堂內白燭高燒,到處都是白色的輓聯。獨孤皇后的靈前,滿頭白髮,憔悴不堪的隋朝皇帝楊堅,正坐在一個火盆前,將紙錢不斷的投入火盆中,火光映照著他滿是滄桑的臉龐。
楊林來到靈前,在蒲團上跪了下來,匍匐在地,泣不成聲。楊堅一語不發,繼續往火盆裡放著紙錢。
過了許久,楊堅才嘴唇哆嗦著說道,“朕還以為你餘怒未消,不會過來了呢.\"
楊林哭泣著說道,”嫂嫂將我撫養成人,養育之恩,小弟豈敢忘懷?楊林還指望著有朝一日,小弟能像兒子一樣孝敬嫂嫂,想不到嫂嫂就撒手而去,怎不讓小弟痛徹肝腸?”
楊堅說道,“她臨走之際,還不斷的囑咐朕,讓朕好好待你,說大隋朝不能沒有你楊林,少了你楊虎臣,大隋就如大廈少了頂樑柱。她說,她走之後,讓朕多關愛你,假如我們百年之後,讓太子等人都要視你為父,以為大隋朝的靠山,是你靠山王啊。”
楊林聽後,如萬箭穿心一般,不由痛苦失聲,“嫂嫂!,嫂嫂啊!”
楊堅慢慢轉過身來,一雙淚眼看著楊林,彷彿是自言自語的說道,“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無數次的生死關頭,都是你陪在朕的身邊,雖是一介女流,卻是朕的主心骨,有你在朕身邊,朕就精神百倍,一往無前,哪怕刀山火海,朕也視若無物。誰知你竟撇下朕一人離去,讓朕頓覺失去了一切。”說完,楊堅低下頭,哭泣不止。
為了彰顯獨孤皇后在皇上心中的地位,楊堅讓靠山王楊林親力親為,率人四處尋覓風水寶地。楊林感念獨孤皇后生前對自己的恩德,也是不遺餘力,大費周章。終於在渭南烏龍山餘脈的金粟山,修建了泰陵。
泰陵陵區城垣,東西長二百餘丈,南北達三百餘丈,四面闢門,四角築樓,呈覆鬥狀,冢頂長方形,東西長十六丈,南北寬十四丈,封土高達十丈,冢南邊立有高達十丈的石碑,陵墓十分氣勢宏偉。
皇后去世後,隋文帝即召有名的得道高僧,五十餘人進宮。在皇宮內舉行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宏大法事,超度皇后亡魂 。然後又講《淨名經》(即《維摩詰經》),皇太子楊廣親臨聽講,參加的高僧,皆為“四海宗師,一時翹楚”。
送葬之日,楊堅不顧群臣反對,執意親自為獨孤皇后送葬。楊堅白髮蒼蒼,頂著秋風冷雨,顫顫巍巍,為獨孤皇后扶靈前行,奔波數百里,將獨孤皇后的靈柩,送到了泰陵陵園,看著下葬完畢,祭奠一番,才黯然離去,觀者無不動容,傷心落淚。
當初十七歲的楊堅,將十四歲的獨孤伽羅,從晉陽接回楊府,成為他相濡以沫的結髮妻子,走過四十五年的風雨歷程。如今陰陽兩隔,楊堅親自陪著自己的夫人,走完最後的一段路程。
獨孤皇后去世之後,楊堅一人倍感孤單,每每想起皇后的音容笑貌,則悲傷落淚。楊林也為痛失如母兄嫂,傷心難過。為了緬懷皇后,楊堅追諡獨孤伽羅為文獻皇后。
楊勇被廢掉太子之後,一直心有不甘。母親獨孤皇后去世皇上終日失魂落魄,鬱鬱寡歡。此時的楊勇,卻急於求見皇上,想懇求父皇重新重用自己。
無奈楊堅根本沒有這些心思,來處理一個被廢太子的事情。於是楊勇就召集昔日和自己關係較好的屬下商議對策。那些見風使舵、趨炎附勢者,避之唯恐不及,自然不肯赴約,其他人也不敢貿然赴約,恐怕招來非議。
後來楊勇的親信,想出一計,利用和宰相高穎的親家關係,打算在高穎六十大壽之際,聯絡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