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書齋 精舍(第2/2頁)
章節報錯
十六兩銀子,這價格讓他瞠目結舌。
昨天那頭牛才賣十五兩銀子好不好。怪不得書齋沒什麼生意,賣這麼貴,鬼才願意來買。而且其中最貴的竟然不是拳法史書,而是青蓮劍仙傳奇,徐誕都不知道書齋是怎麼定價的,這麼離譜。
好在他身上有錢,也不差這點,就爽快的付了銀子。
心裡卻暗暗發誓,以後他要是再踏入書齋一步,徐誕兩個字就倒過來寫。
三本書五十六兩銀子,爺爺的,剛剛吃的包子那麼大,一個也才五文錢,他這個比搶還狠。
想到這裡,徐誕對靖寧城的物價非常疑惑。一頭牛十五兩,一個包子五文錢,一條花尾虺一百靈石,還有金子。四種貨幣並行於世,在他記憶裡的朝代都沒有過,難道自己來到一個玄幻世界。
也是,自己真傻。
不是玄幻世界,自己怎麼會變小,還有地乳、龍脈血、開智果、會動的玉龍子等等。
只是書齋男子口中說的“神唐”,又是什麼鬼?越想越糊塗,乾脆不再去想,既來之則安之,反正又跑不掉。
出門拿了陶罐,帶上黑熊,徐誕繼續在城中逛著。書齋附近是比較安靜的繁華地帶,不遠處,有一座“九思精舍”,裡面不斷傳來學子的讀書聲。
九思精舍之中的“九思”,是取自《論語·季氏篇第十六》的其中一句:
“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意思是:“君子有九件用心思慮的事,看要想到看明白沒有,聽要想到聽清楚沒有,神態要想到是否溫和,容貌要想到是否恭敬,言談要想到是否誠實,處事要想到是否謹慎,疑難要想到是否要求教,憤怒要想到是否有後患,見到有所得到要想到是否理所該得。”
精舍的主人人稱“枯夫子”,名莫離,在靖寧邊城以教書為生。
徐誕聽到裡面傳來的朗朗讀書聲,不由走近一些。
教書夫子看到窗外人影,便從講臺走下。徐誕一瞧,趕緊溜了。
開玩笑,他可不想被抓去讀書。兩世為人,自覺九年義務教育裡面的知識在這裡已經夠用,實在無須畫蛇添足的去學堂讀書。再說了,買點書看看還可以,讓他上學,跟殺了他有什麼區別?所以,就算那老頭三跪九叩的來叫他讀書,他也不去。
忽然,徐誕想到自己好像忘記買一本“說文解字”了,要不然繁體字看不懂怎麼辦?
難道靠瞎猜,那可不是好辦法。
算了,還是回頭再買,他不想再跑一趟。
九思精舍不遠的地方有一座廟,門上匾額寫著“東來宮”三個大字,看來是座道觀。徐誕以前是福省人,最喜歡逛宮觀寺廟,倒不是說信仰有多虔誠,主要是這些宗教廟宇內的雕刻、繪畫等東西,十分有看頭。
當然,也是要拜拜,說不定會保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