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一部電影想要精益求精,就要多拍幾遍,從中選取最好的鏡頭。

然而,不是誰都能這麼奢侈,和影片的投資有很大關係,像張藝謀拍的那種大製作,他不怕浪費,耗片比達到一比十都沒問題。

姜文拍《陽光燦爛的日子》,耗片比高達一比十五,創下了國內導演耗片比的紀錄。

這是他們的片子高質量的原因之一。

當然,不是說耗片比越高,越浪費錢片子就一定拍的越好,那樣就沒有小成本影片的生存空間了,小成本影片往往透過嚴格控制耗片比來節省資金。

《我們倆》投資不過三十萬,沒有浪費的機會,只能把耗片比儘量控制在一比三之內。

在拍戲的過程中,演員會先排演幾遍,再正式拍攝,爭取一遍就過。

林曉玲總共拍了大概三百二十分鐘的素材,她要從中剪出九十分鐘的影像,現在的粗剪版已經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了,不影響學生們的觀影效果。

林曉玲和負責剪輯的同學忙活了半個月,對影片早就沒有了新鮮感。

她不關注電影,關注的是學生們的反應。

一部片子九十分鐘,前三十分鐘是關鍵,這和人的耐性有關,除非是那種連十分鐘都等不了的急性子,一般人對一部影片的忍耐程度是二十到三十分鐘之間。

如果在這段時間內沒有出現吸引人的情節,枯燥乏味,觀眾提前退場的可能性極大。

所以,對一位導演來說,如何在影片的前三十分鐘勾起觀眾的興趣非常重要。

那麼,怎麼吸引觀眾呢?

要麼製造懸疑氛圍,要麼丟擲各種笑點,要麼展現人物的矛盾衝突等等。

《我們倆》一開始就著重表現老太太和女孩子之間的各種矛盾,從租房子的房租到生活中的難題,兩人吵來吵去,都覺得自己有道理。

這是一個能吸引人的開場。

不過有人覺得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太過無聊,沒有意思,就這麼退場,但大部分人留了下來,期待著下面的劇情。

這部電影極為對稱。

在粗剪版裡,春夏秋冬四季,每個季節情節的安排大概在三十分鐘左右,總共兩個小時。

經過冬天裡前三十分鐘戲份的鋪墊,當觀眾對劇中人物爭吵厭倦的時候,春天來了,老太太和女孩子的關係有了新的進展。

她們不再爭吵,而是緩和了矛盾,互相試探著瞭解。

一篇好的文章,講究起承轉合,就是說一個事件要有開端、經過、轉折和結尾。

電影就是講故事,和寫文章是一個道理,在《我們倆》裡,冬春夏秋正對應著起承轉合,這是非常規矩的一篇文章。

只要導演能夠熟練掌握這種敘事手法,拍出的片子想必不會太差。

《我們倆》不是那種尋求革新和突破的片子,它在形式上很規矩,像是學生寫作文一樣,一板一眼,按照教科書上的要求來。

正是這種規矩,讓觀眾看的很舒服,沒有什麼突然的驚喜,就那麼自然而然的敘述下去。

對於電影學院的學生來說,就不是這樣了,他們是學電影的,往往看不起以前的電影,總覺得自己是天才,會給空洞無趣的電影行業帶來變革。

年少輕狂,誰都有過。

影片放映到一半的時候,就有學生不耐煩了,覺得這不過是一部平庸的劇情片,毫無新意可言,和社會上的那些片子沒什麼兩樣。

一個小時同樣是一個節點,對普通人來說耐心即將消磨殆盡。

一部電影設定在九十分鐘很有道理,經過一個小時的鋪墊後,在觀眾就要昏昏欲睡的時候,最後的三十分鐘往往是一個大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