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洧水中的木筏渡岸,勝負未可定也。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黑雲山一樣苦戰死戰,敵將在看到如狼似虎的魏山後,忽然扔下兵器,轉身就跑……

將領一退,本就搖搖欲墜的陣型立即奔潰,敵軍轉身就逃。

來不及逃走的,直接跪在岸邊。

魏山衝到水邊,狠狠吐了一口唾沫,“慫貨!”

河面上的上百條木筏,一看情況不對,劃到一半,又趕忙劃了回去。

一場虎頭蛇尾的渡河之戰就這麼落下帷幕。

魏山血染盔甲,回到李躍面前,一臉的慾求不滿,“對面太不爽快了,我軍尚未盡興,他們掉頭就跑。”

旁邊的韓緒、鄭惠、杜蕃卻睜大眼睛。

剛才一場惡戰讓他們心驚膽顫,對黑雲山的戰力有了重新認識。

此戰一半是打給他們看的,讓他們親身感受感受黑雲軍的強大。

另一半則是打給張遇看的,讓他不要狗急跳牆。

就這麼耗下去,你好我也好。

兩邊都是深溝高壘,隔著洧水,誰主動進攻,誰倒黴。

不過張遇明顯沒領會李躍的透露出去的資訊,隔了兩個時辰,又組織士卒從上游開始進攻,三百多條木筏飄蕩而下。

這一次李躍沒有客氣,中壘的弓箭手千箭齊發,與投石車一起砸向洧水之中。

三百多條木筏還未靠岸,就有六七十多條傾覆在江水之中,泛起陣陣血紅。

衝到北岸的敵軍,也無法突破鹿角、溝壑的阻擊,扔下四五百條屍體後,被狼狽趕下洧水。

經此兩戰,李躍對黑雲山戰力有了重新認知。

士卒們經過思想改造後,比以前更勇猛兇悍。

知道為何而戰的人,通常不會膽怯。

拋開民族大義不說,一旦張遇攻破洧水防線,辛辛苦苦耕耘的糧食就付之東流了。

即便兩軍對壘,鴻臚曹的人也沒閒著。

張遇財大氣粗,損失六七百人,眼睛都不皺一下,翌日又發起了新的進攻,分別從上游、下游遠端迂迴。

但這些小伎倆都逃不過斥候的眼睛。

西面上游有崔瑾和徐成的疑兵,下游斥候們設下埋伏,不用李躍出手,三百斥候就擊潰了對面一千多人。

每一次小勝,都不斷增加著士卒們的信心。

李躍牢牢堵在洧水防線上,張遇寸步不得進。

戰事重新陷入僵持局面。

這種僵持對李躍而言,自然是有益的。

此戰無論勝敗,在政治層面對黑雲山而言都有害無益。

除非能一口氣滅了張遇,吞下許昌。

但看到對岸連綿的營壘後,李躍還是放棄了這種幻想。

張遇並未傷筋動骨,他攻不過來,李躍也打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