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離他家可有點遠,據嚮往知道,最起碼也得有三十公里左右。

自己騎腳踏車估計也得兩個小時才能到達。

管他呢,釣魚是小事,自己穿越到這個年代還沒有真正遊覽過現在的京城,就當是來一次自駕遊吧。

做好決定,嚮往就蹬上自己的二八大槓,憑著原主的記憶向頤和園騎去。

要說這個年代的京城其實也沒什麼好看的,沒有高樓大廈,沒有車水馬龍,最高的樓也就是四五層。

路過幾個好似著名的景點,也都是破破爛爛的,別說要門票,就是不要門票,現在也沒人進去。

人們都在為一口吃的,從早忙到晚,哪有時間來逛這些毫無用處的地方。

嚮往走街串巷,朝最短的距離長途跋涉。

終於在一個半小時以後,來到了頤和園。

頤和園是真大,雖然沒有後世那樣繁華,但也有不少人在公園裡遊玩,還有人在湖裡划船,遠遠的還聽到了代表這個年代的好多紅歌。

當然這些遊玩的人大多數都是那些年輕人,年輕學生,年輕工人,年輕情侶。中年人於生活壓力大,很少來這邊。

嚮往騎進公園,反正現在也沒有進門收票,實名認證,可以大搖大擺的把腳踏車一直騎到湖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找了一個地方把腳踏車鎖好,扛著魚竿來到湖邊。

頤和園的湖是真大,後海那些湖在它面前就是一個小水窪。

而且釣魚的人也不少,因為湖大,雖然人多,但也沒有讓人覺得擁擠的地步。

釣魚的倒是以中年,老年人為主,估計都是為了能給家裡加一盤菜,才利用業餘時間過來釣。

嚮往還是找了一個偏僻的地方坐下來,撐好魚竿,掛魚食,拋竿,一氣呵成,這些操作嚮往現在閉著眼睛都能完成。

下午他也沒準備釣多少魚,反正就是應付差事。

所以根本沒有用自己的特殊能力,就是做到一個順其自然: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他悠閒的哼著小曲兒,還是他那最拿手的“嘻唰唰”。

這時不遠處的一個老頭,大聲的對嚮往說:“小夥子,你那地方釣不到魚,釣魚可是有學問的,看你就是個新手,要不要讓我給你選一塊地方呀?”

嚮往就不明白了,自己就想悠閒一下,怎麼什麼地方都有這種自以為感覺良好的老頭。

不過他現在對老頭有明顯的恐懼,難道這年代的老頭都是位高權重的人嗎?所以他也不敢出言諷刺。

怕自己說錯話,讓人家隱藏在暗處的保鏢,胖揍自己一頓,那可就麻煩了。

於是他笑呵呵的說道:“大爺,我也就是一個業餘愛好者,能釣上更好,不能釣上拉倒,主要就玩的是一種情操,一種懷念,釣魚也是一種生活,有時甜,有時鹹,有時多,有時少,不必過於認真,那就失去了釣魚的意義。”

李廣沒想到這小子年紀不大,說話倒是一套一套的,不過想想他說的話,還真有那麼點哲理。

李廣覺得這頤和園所有加起來的釣魚人,也沒有幾個能有這小子的感悟,不禁對嚮往有點刮目相看。

但是他也沒有在和嚮往說話,而是靜靜的看著湖面,看著自己的魚漂,彷彿沉浸在自己的懷念之中。

嚮往一頓歪門邪理,讓自己耳根子清淨了。

正準備坐在那迷一會,沒想到看到魚漂突然動了,這還真有願者上鉤的魚。

嚮往趕緊提起魚竿,感覺還挺重,這難道又是一條大魚?

他和湖裡的魚整整的拼搏了二十分鐘。

才把這條可惡的,自願上鉤的魚拉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