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出海,下網都是在下午,上完魚都是到晚上。

這也算是夜捕,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夜捕,夜捕一般指的是下網。

相比起收網,下網操作更困難一些,這就導致下網更有技術含量,白天與晚上會有很大的差距。

還是那句話,漁船上的船員,必須要具備夜捕的能力,儘管之前在宏泰號的時候,他們也有過夜間下網的經歷,但現在換成了衛18,情況完完全全不同,多多少少有差異化,故而,就算是沒有必要夜捕,最好也要找機會夜捕一下。

沒有實踐操作過,何來的經驗積累呢?

要真正的夜間下過網,才可以積累經驗,鍛鍊船員之間的配合,達到一定的默契度才行。

捕多一些魚獲回去,再有就是夜間下網實際操作過一次。

這是接下來的目標。

但如果有好機會的話,比如說發現規模相對大一點的魚群,也不會刻意追求夜捕,該下網的還是下網,反正他們要真正的返航還有好幾天的時間,有的是機會可以夜間下網,不需要太著急。

漁船航行著。

探魚裝置一直開啟著,有發現不少的魚群,只是不成規模,也就沒有下網。

午飯過後,繼續航行,按照原來規劃好的航線進發,同時尋找下網的機會。

下午一點半!

“各單位注意,各單位注意…準備下網。”

衛宏沒有那麼急切,用很平緩的口吻延續命令:“下拖網,單拖網…選擇8公里長度大號網孔的拖網咖。”

中等規格長度單拖網。

現在不比在宏泰號上,最低等規格的單拖網長度是5公里,最長規格的單拖網則是10公里,三種規格是5.8.10公里!

網孔的話,自然有大中小三個網孔!

只能說漁船大了,馬力也大,哪怕是下一張長度達到10公里的單拖網,漁船也可以拖得動,而宏泰號可就不行了,太長的單拖網下去拖不動,拖都拖不動談何捕魚呢?

一聲令下!

一張單拖網被從船艙內部吊起,迅速開啟,緊接著拋入海中,分水板也很快就下海,在海里展開。

就是這麼迅速,有機械輔助的因素,也有因為準備充分,因為漁船的空間更大了,漁網摺疊好,放到船艙內部,需要的時間從船艙裡吊出來,很快就可以將網拋入海中,上魚之後,漁網再次摺疊起來,重新放入船艙之中,到了漁船返港後,用過的漁網都會被拿出來清洗後暴曬,之後才會重新摺疊起來放歸漁船內部。

漁網太長,重量可想而知,人力根本就搬不動,都要依靠機械才行。

“網展開順利!”

衛二叔一直都在觀察,在分水板下去不久,漁網還沒有下沉太深,肉眼就可以捕捉到:“沒有問題了。”

“好的!”

衛宏得到甲板回報,直接推高航速:“準備加速,注意安全,同時,做好收網的準備,這一網不會拖太久。”

“明白!”

帶網拖行,必然給漁船增加重力,只是那點重力算不了什麼。

直接將油門推到最高,航速快速上漲,到最後還能達到23節左右,可見這動力槓槓的。

要知道那可是一張長達8公里的單拖網,下這樣的拖網,還能達到23節,就是漁船動力強勁的最好表現。

換成別的漁船,帶網拖行可達不到這個航速。

高航速拖行,帶來的好處十分明顯,在短時間之內拖到更大的海域,拖行的時間自然不需要太久。

也就堪堪半個小時不到,已經拖行超過20公里。

“開始收網!”

衛宏下達收網指令,有意識的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