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因地拉正了,“因正果傍,故於前段明跡因跡果。”因是主要,當然它也講到佛陀的果地功德,但是它是兼帶的。所以前段是跡因跡果,約著跡門來談佛陀的智慧。這個前半段是這樣子的,它主要的是因地,成就因地。

我們看下一段。

二、從湧出品訖勸發品,發跡顯本,廢方便之近壽,明長遠之實果,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而顯師之實果。果正因傍,故於後段明本因本果也。

看第十五品<從地湧出品>。法身菩薩一出現以後,這個時候佛陀要顯他的功德了:你看我,你們以為我只是像你們大阿羅漢,準備入涅盤,那可不是啊!佛陀把他長遠成就的法報二身現出來,到最後的<普賢菩薩勸發品>,叫做開跡顯本,把一期的應化身這個面貌開啟,顯出法身的功德。“廢方便之近壽”,廢除這個所謂的近壽,就是指示現生老病死、八十歲壽命的丈六比丘相,開顯常住久遠的法身的功德。所以這段“亦明弟子實因實果,亦明師門權因權果”。

就是說,佛陀是一開始先講權因權果,一開始佛陀先從本垂跡,就是權因權果,從本垂跡。佛陀要陪伴我們成長,他老人家如果現出法身,那麼這兩個身就落差太大了。所以佛陀必須怎麼樣呢?要“諸佛如來是法界身”,但是“入一切眾生心想中”,他滿足眾生的因緣,所以就現出丈六比丘相。一開始就是現出權因權果,為實施權,就是從本垂跡。最後重點在於成就我們的實因實果,開跡顯本,真正的目的是顯成佛的實果。所以,後半段是“果正因傍”。後半段是講到果地的功德,因地是兼帶的,這就是所謂的本因本果。就講到法身的功德,約佛陀的法身開顯功德。

我們學完《法華經》以後,會知道兩件事情:第一個,什麼是佛陀。我們以前學佛法,那叫一個瞎子摸象。蓮池大師說,不學《法華經》之前,叫瞎子摸象。欸,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陀?各說各的。讀阿含經的人說,佛陀是怎麼樣;學般若經的人說佛陀就是無相。反正你讀以前的經典,你找十個人來說什麼是佛法、什麼是佛陀的功德,十個人講十個,全部是片段的認知。你看瞎子摸象,他摸到頭,大象是圓的;摸到腳,說大象是直的。你學《法華經》以後,全面看到佛陀的智慧跟佛陀的功德,第一件事情,瞭解什麼是佛陀?什麼是佛陀的智慧?第二個,他跟你有什麼關係?你怎麼做?你怎麼踏出第一步?

所以整部《法華經》就做兩件事情:你可以全面地瞭解什麼是佛法,它有權實二法;什麼是佛陀的功德,跡本二門。當然更重要的就是你怎麼做到。就算我現在不能完全做到,但知道我怎麼去踏出第一步,我怎麼去隨順悟入。就是,我心裡面都是汙泥,但沒關係,我現在先種一朵小蓮花。如果佛陀是蓮子,叫做花落蓮成,至少我現在開始栽培蓮花。所以說,我們學《法華經》就是真實地、全面地瞭解佛法跟佛陀的功德;第三個,我們開始踏上第一步。整部經的結構就是這樣子。

下一堂課是關鍵了,修學宗旨,怎麼成就妙法,怎麼成就心中的蓮花。迴向。

:()妙法蓮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