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第39集《妙法蓮華經》(第4/8頁)
章節報錯
地請佛陀能夠慈悲,不要捨棄他們,再為他們開導。
庚二、如來垂答分三:辛一、抑揚發起;辛二、正說譬喻;辛三、勸信流通
我們看佛陀是怎麼回答的。看庚二,“如來垂答”。有三段。
先看辛一的“抑揚發起”。看經文。
爾時,佛告舍利弗:我先不言,諸佛世尊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方便說法,皆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故。然舍利弗!今當復以譬喻更明此義,諸有智者,以譬喻得解。
這段標題叫做“抑揚發起”。這什麼意思呢?抑就是佛陀先壓抑,就先責備,先一段的責備。就是請你們注意,責備一下;然後再揚,再稱歎他們。透過一種畏愛兼抱的方式,來使令大家專心地聽聞以下的法義。
我們看佛陀先責備。
“爾時,佛告舍利弗。”佛告這些舍利弗們說:我先前在〈方便品〉不是說過嗎?三世諸佛,所謂的五佛:過去、現在、未來、釋迦佛跟十方佛,出世說法都是用因緣說、譬喻說跟言辭說,來宣說三乘的方便法門。三乘的方便法門,其實真正的目的不是趨向涅盤,都是趨向無上菩提。我在〈方便品〉已經講得很清楚了,三乘法門雖然下手不同,但每一個都是趨向佛道的,“是諸所說,皆為化菩薩法”。所以,在佛陀的觀念、在佛陀的規劃,其實沒有聲聞、緣覺這兩個詞,那是一種假名字,引導於眾生。
也就是說,不管你是什麼道,其實通通是成佛之道。在我的觀念只有成佛之道,只是說你是直趨佛道,還是階段性的成就佛道。沒有所謂的聲聞道,也沒有所謂的緣覺道;十方佛土中,只有一佛道,所以所有人都是菩薩。我在〈方便品〉已經講得很清楚了。這個地方是先一個責備:講那麼清楚,你們還沒有聽懂。先責備一下。
然後再讚歎。然而,舍利弗!我現在再以種種譬喻的方式來發明這個“會三歸一”的觀念。畢竟,即便是有智慧的人,還是要以譬喻來得解的。這個地方也是先責備再鼓勵。這裡等於是把前面的〈方便品〉的核心思想,所謂的一佛乘,開出四一——教一、理一、行一、人一,就是蕅益大師說的“近果說差別,究竟歸一乘”。就是你修四諦、十二因緣,雖然成就了涅盤,這個是暫時的;其實你繼續走,還是可以成佛的,這個成佛的路沒有斷絕的。
辛二、正說譬喻分二:壬一、長行;壬二、重頌
沒有斷絕要怎麼理解呢?我們看以下的佛陀的正說,看辛二的“正說譬喻”。正說譬喻等於是講出兩個譬喻:先講三界火宅,再講三車一車。先說明三界的問題是什麼,第二個再說明解決之道是什麼,三車一車是解決之道。這個地方有兩段。
壬一、長行分二:癸一、立喻;癸二、合法
第一個是長行,壬一的長行。
癸一、立喻分二:子一、總喻;子二、別喻
長行當中先講出一個譬喻,譬喻裡面又分成總喻跟別喻。先一個簡略的譬喻,再一個詳細的譬喻。
子一、總喻分五:醜一、長者喻;醜二、舍宅一門喻;丑三、五百人喻;醜四、火起喻;醜五、三十子喻
醜一、長者喻
我們先看總喻的第一段,長者喻。看經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舍利弗!若國邑聚落有大長者,其年衰邁,財富無量,多有田宅及諸僮僕。
這整個譬喻當中的主角,就是這個大富長者,所以要把這個長者的情況做一個解釋。
佛陀告舍利弗說:若國、邑、聚落。這個長者他同時有三個地方:一個國家,這個國家是比較大,這個比喻實報莊嚴土;邑就是這個國家裡面的某一個縣市,這比喻方便有餘土;聚落比較小,就是一個小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