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95集《妙法蓮華經》(第6/7頁)
章節報錯
家庭,就隨仙人到山中修學。這當中他就實踐他自己的願望,“供給所須”,供給這個仙人一切的生活所需。包括什麼呢?包括到樹上採果,下河去提水,入山去拾薪柴,來設辦各種的飲食,乃至於到了晚上用身體作床座來供養他的師父,身心沒有任何的疲倦。這樣子侍奉他師父多久呢?“經於千歲。”一千年的時間,為了追求大乘妙法的緣故,“精勤給侍,令無所乏”。
這段經文等於是講到釋迦牟尼佛在求法之前跟求法之後的兩種狀態。求法之前他是怎麼樣呢?他聽到仙人說我心中有大乘法,你能夠遵循我的教誨我就教你,他什麼心態呢?歡喜踴躍。這是一種善根的表現。
諸位!你怎麼知道你有大乘善根?你怎麼知道?你也不知道自己過去做過什麼事,但是你聽到佛法的時候,儘管不見得懂,但是你突然間莫名其妙產生歡喜,這說明你有善根。就是,這個文字相一進入到你心中的時候,你就莫名地歡喜踴躍,就是似曾相識的感覺!這個法過去生跟你的緣很深,你的善根跟這個法的因緣一定是深的。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釋迦牟尼佛求《法華經》,不是隻有這一生而已。他能夠聽到《法華經》這個妙法存在以後,歡喜踴躍,第一個,過去善根;第二個,精勤修學,就是今生的精進。
一個人要在今生短暫的生命當中有大突破,有兩個條件,缺一不可:第一個,你過去生要有善根;第二個,你今生要精進。沒有善根,你精進也沒有大成就;你今天有善根沒有精進,也沒有用,你今生也空過了。所以一般來說,你看看祖師傳記,大凡今生有大突破的,一定兩個條件要具足,你過去生有善根,再加上今生的努力。
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子具足的。所以他後面講到六度功德的圓滿,我們可以從他兩個相貌——他聽到法之前的歡喜踴躍跟聽到法之後精勤的修學——這兩個就看得出來,這兩個徵兆指標具足了。
這個是他整個求法的過程。
庚二、重頌 分四:辛一、頌時節求法;辛二、頌求得法師;辛三、頌受法奉行;辛四、頌結證勸信
我們看庚二的重頌。重頌當中有四段。
辛一、頌時節求法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我念過去劫 為求大法故
雖作世國王 不貪五欲樂
捶鍾告四方 誰有大法者
若為我解說 身當為奴僕
那麼釋迦牟尼佛就回憶過去學習《法華經》的因緣,說,在過去無量劫當中,我為了追求大乘的微妙法,當時雖然做一個世俗的國王,但是我內心怎麼樣呢?不貪求世間的五欲樂,乃至於捶鍾來昭告四方大眾:誰心中有大乘的微妙法的傳承,乃至於能夠為我如法地解說,我當以身體來終身地侍奉他。
那麼這一段等於是怎麼樣呢?內凡位菩薩。我們解釋一下。其實內凡位有四個階位:暖、頂、忍、世第一。
先說暖。暖是什麼意思呢?叫做道火前相。我們凡夫是沒有道火。我們凡夫是怎麼樣?我們凡夫的智慧是由文字相去帶動。“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這是一個智慧相。但這個智慧相是怎麼樣?靠文字引導的,而且我們在思惟的時間很短。那麼到了加行位的時候,他跟道法的相應是長時間了,所以他就作一個比喻說,像鑽木取火。這個木材一直鑽、一直鑽、一直鑽,雖然火沒有出現,但是怎麼樣?產生溫暖的溫度了。就是這個暖位。就是他長期深入地觀察清淨心,所以,雖然清淨心的智慧的光明火沒有出現,但是已經出現了溫暖的溫度了,叫暖。
第二個,頂。這個頂也是一個譬喻,譬喻一個人爬山的時候爬到了山頂。那麼他在山頂的時候出現兩個相貌: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