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二、總明

藥王!若有惡人,以不善心,於一劫中,現於佛前,常毀罵佛,其罪尚輕。若人以一惡言,毀訾在家出家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前面是一個別明,別明就是它有差別相,有佛世、有佛滅後,有上品法師、有下品法師。這以下就是不管你是佛世,不管你是佛滅,不管在什麼環境之下,它的結果都一樣,就是逆之得罪,順之得福。

我們看逆之得罪。佛陀也是招呼了藥王菩薩,假設有一個邪惡之人,他以不善心……他的心態是不善的,可能是嫉妒,可能是瞋恚等等。那麼他以這種不善心,在一劫的時間當中,他親自以惡口來毀謗、罵詈佛陀,這個罪夠重了吧?佛陀是最殊勝的福田,你用一劫的時間,又以瞋心,那麼這個罪,佛陀說,尚輕。相對於你毀謗受持《法華經》的人來說,相對甚輕。假若你用一句惡言,不要多,一句話就好,來毀謗、罵詈在家出家的人讀誦《法華經》者,其罪甚重。

這個地方的罪業甚重,我們解釋一下。古德解釋這段經文的時候說,我們對罪業的判定有三個指標:一個約心。你當時的煩惱心有多重,還是你是無心。這第一個,約心。第二約境。你面對的是什麼境界,你面對的是父母、師長、三寶,這種境是特別重。第三個就是我們說的約損益,約對他產生的傷害的效果。

這段經文對輕重的判定,特別約損益。就是說,佛陀的智慧是大智慧光明,有自在力,你毀謗他,他不受損,所以判作輕。這第一個。而一個凡夫眾生,好不容易在無量劫的生死輪迴當中,他信解《法華經》,他受持《法華經》,他在栽培他的菩提善根,結果你這一毀謗,使令他產生退轉。那你呢,你做了一件事情——斷其佛種。你做的事情跟魔王剛好完全一樣,所以這個罪過極重,因為你對他的傷害叫做不可彌補。你把他的車子偷了,你把他的房子給搶了,這個都可以彌補,因為這個東西他死亡的時候,它遲早會消失掉。但是他好不容易得到人身,他這無量劫就有這麼一次的機會能夠栽培菩提善根,結果你把它剝奪了。就是他無量劫的黑暗當中,唯一一次成就佛道的機會,你把它給毀掉了,那這個過失已經沒辦法彌補了。所以他的罪過的輕重是約對方的傷害、受傷的情況,這是值得我們注意的。就是你這樣子做比你去罵佛陀更重,這是約損益來說。

我們看順之得福。

藥王!其有讀誦法華經者,當知是人,以佛莊嚴而自莊嚴,則為如來肩所荷擔。其所至方,應隨向禮,一心合掌,恭敬供養,尊重讚歎,華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餚饌,作諸伎樂,人中上供而供養之,應持天寶而以散之,天上寶聚,應以奉獻。所以者何?是人歡喜說法,須臾聞之,即得究竟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那麼反過來,如果有人受持讀誦《法華經》,我們應該怎麼做呢?我們應該知道,這個人在讀誦受持《法華經》,他是做什麼事?“以佛莊嚴而自莊嚴。”他在開顯他的自性功德力。

諸位!佛陀的莊嚴是怎麼來的?你不能說它是因緣所生法。說他過去生做了很大的佈施,但是你有沒有知道一件事情,佛陀所佈施的寺廟現在都不存在了!那你說佛陀的功德圓滿是怎麼來的?其實佛陀供養寺廟是一個借假修真,佛陀透過供養寺廟的因緣,開顯他的自性功德。如果你今天把功德安立在外境,那問題很嚴重。因為佛陀發了願,眾生無邊誓願度,但還有很多沒有度,所以你就可以說,欸,佛陀功德不圓滿。不能這樣看。你這個是從因緣觀來看。佛陀無量劫來修種種的佈施忍辱,他的內心已經有足夠的能力來度化一切眾生。至於有沒有度,那是因緣的問題,你跟他有沒有緣。他自己的內心已經具足這個成佛的能力了,他有能力度化一切眾生了。所以理論上,一尊佛就可以度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