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記品〉的要義。看經文。

二、經文要義

中根四人,聞法譬二週,開三顯一,具足領解,如來述成,雖自知作佛,而時事未審,若蒙佛誠言,授其當果,劫國決定,近遠了別,則大歡喜。

本經明授記,凡有五類差別:

(一)通別記——通記者,佛為佛世或滅後,凡有聞《法華經》一句一偈,乃至一念隨喜,皆與授記作佛。別記者,如法說周後,授舍利弗記,譬說周後,授四大弟子記,因緣周後,授五百弟子記。

(二)三因記——若正因記,如常不輕菩薩。若緣因記,如法師品十種供養,必得成佛。若了因記,三根聲聞弟子,悟入佛之知見而得授記。

(三)遲速記——遲如聲聞得記,速如龍女成佛。

(四)師弟記——師,即佛親自授記。弟子授記,如常不輕菩薩,為四眾授記。

(五)現未記——現在記,如本品。未來記,如化城喻品說未來弟子漸得成佛。

我們把這個〈授記品〉的要義做一個簡單說明。

中根四人在聽聞法說(就是〈方便品〉)跟譬說(就是〈譬喻品〉)等等兩週說法以後,佛陀也正式地“開三顯一”。我們知道,阿羅漢們從緣修,透過三乘的方便,安住空性、得到安穩,正式地迴歸到一佛乘的真如本性,會三歸一,他已經知道、領解了,其實三乘一乘此心同。三乘的修學其實你的真如也在,只是我們沒有去迴光返照,我們去追求一種法力的攝受。其實你迴光返照,三乘一乘同一念心性。經過領解、如來述成以後,在理論上當然自知作佛,但是時事未審,他對整個成佛的詳細事相因緣還不能瞭解。所以,這個時候如果能夠蒙佛陀的授記,說明他成佛的時間、他的國土名號,乃至於壽命、他成佛的近遠,這些都能夠說清楚,他能夠增長信心,則心大歡喜。

所以“本經明授記,凡有五類差別”。其實佛陀的授記有五種的差別:

第一,通記跟別記。

什麼叫通記呢?就是佛陀為佛在世或佛滅度後的眾生,“凡有聞《法華經》一句一偈,乃至一念隨喜者,皆與授記作佛”。就是說,你聽到《法華經》的某一個觀念,或者某一個偈頌,你產生堅定的信解,你相信而且理解,甚至於產生一念的隨喜,隨順歡喜,乃至於短暫的隨喜,佛陀都會跟你授記。但這種授記不知道時間。就是說,你這個金剛種子種下去了,你總有一天會成佛。那只是一種概念,只是說明你究竟不退了,但是這個種子什麼時候起現行就不好說了。所以這個通記是比較通於一切的人。任何人,你只要對《法華經》產生信解隨喜,那麼佛陀就說你這個人遲早要作佛的。這是通記,但是並沒有針對某一個人。

,!

別記就不一樣,是針對某一個人。比方說,法說周以後佛陀授舍利弗記,譬說周後佛陀授四大弟子記,因緣周後授五百弟子記。這個別記就是佛陀針對某一個人,說明他成佛的情況。這個就不一樣了,它必須有明確的時間、地點乃至於依正二報等等。所以有通記跟別記的差別。

第二,它有三種因地的差別。

第一種,從正因的佛性。比方說常不輕菩薩,後面有一品叫〈常不輕菩薩品〉,他成就初地以後,他怎麼樣跟眾生廣結善緣呢?他看到人就向他頂禮說:“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不管你罵他也好,打他也好,他就為你授記。那麼這種授記,對方不見得信解,但是他講這句話,對方聽進去了:哦,我可以作佛!就是說,你不管信也好,不信也好,起碼你這句話聽進去了;這句話聽進去以後,對他本具的真如本性有一種不思議的熏習。當然,這個力量要成熟就不知道什麼時候了,但是不管怎麼說,對他的正因佛性產生了某種的刺激跟啟用的作用。這是第一個,從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