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臉上面板是曬的有些黑,並且有著風霜之色,但一身的氣度,卻沉穩凝重。
忽爾博聽著桑松這樣說,不禁哈哈笑著:“怎麼,你認為我會怕了不成?”
是草原上的人,還是稱“我”,這個“孤”還沒有學會。
如果王弘毅在,必吐嘈了。
地球上全真教為了證明自己功德,還特編了成吉思汗獎賞它的聖旨,裡面口口稱“朕”,大口大口的華麗儒家文辭,真是笑掉大牙一成吉思汗那時連文字都沒有,征服草原後,才初步創造,直到元朝世祖忽必烈弄出了八思巴文。
這種漢化的聖旨,出現在成吉思汗時代,簡直笑掉大牙,還舉例說入選元史元朝無史記都不知道,所謂的元史根本不足信,明朝漢人編寫元史時,也由於文化的原因,忘記了當時元人甚至連文字都沒有,加入史書中。
當然,這說遠了,忽爾博是不會理解這種差異,已經算是熟讀漢人書籍,也不習慣稱“孤”呢!
聽了這話,桑松立刻說著:“我們勇士什麼都不怕,而且殿下英武,連大汗都說您是草原雄鷹是了不起的勇士,在您的率領下,別說現在十萬,就是大成軍再來上十萬也不足為懼!”
這不是完全奉承,在這些人的心裡,四王子的確是英明神武,有著很大威望。
這一路上,論戰績,連大汗都有些遜色。
大汗耗費了不少時日都沒有打下幽州而忽爾博只帶三萬兵,就連連攻城掠地,奪取了幷州,還回師幫助大汗打下幽州。
這次傳聞中漢人的都城洛陽,都被忽爾博不費一兵一卒的打了下來。
這樣的殿下,自是在不少胡人心裡,是受到長生天寵愛。
忽爾博看了一眼,對桑松的信任是很受用,不過他自有狠基,不會真的相信這樣的話不會因此自滿。
“再來十萬?大成軍有著二十萬,我還真就只能立刻撤退了。”忽爾博笑著,站起身在廳內踱著步子。
“噯,不過據情報,連十萬都沒有,金陵出兵時的確是滿編十萬但經過幾次分兵,現在只有七萬!”忽爾博目光炯炯,一時沒有說話。
忽爾博不說話,殿內就安靜了,聽著外面親兵巡查的聲音,許久忽爾博才說著:“成軍不是一般漢人軍隊,就算是七萬,我三萬也未必能一口吃下,這點我還是心中有數,並不能自大。”
“只是洛陽軍有二萬又能吸引著王弘毅的注意,各道路都封鎖了訊息,想來成軍應是無法得到洛陽入我之手的訊息,只要他們到了洛陽城下,就中了本王的圈套,到時……自會讓他們有來無回。”
正說著,外面傳來一陣急促腳步聲。
“報!”來人快步走進來,在忽爾博的面前跪了下來,快速稟報:“殿下,成軍已離城不足二十里!”
“哦?這麼說大成軍已是到了?”聽到這話,忽爾博站了起來,笑容收斂了語氣變得有點沉重,吩咐的說著:“桑松你速去傳本王命令,讓我們的人,都要換上漢人裝束,並且不要上城,免露出破綻來!”
“還有,洛陽有九門,就算有七萬軍,第一天也不可能團團圍住,到了夜中,我們就從側門出兵,一舉攻之,這計雖簡單,卻最是穩當,是成是敗,全在一舉。”
所謂城外伏兵,實際上根本不可能,三萬人,連綿紮營能有十里,出陣一眼看不到邊際,能埋伏在哪裡?
除特殊情況,三萬兵能埋伏,都是紙上談兵的趙括!
因此只有藏在城中。
“請殿下放心,這些都安排妥當!”桑松說著。
“哈哈,再去給是準備一套普通漢人軍衣,我也要上城一觀!”忽爾博吩咐的說著。
同時,洛陽十里,王弘毅的大軍停了下來……
“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