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就清晰了!”

衛宏不斷放大實時漁訊虛擬螢幕的畫面,當放大到最大倍數的時候,才發現原來這個3d模式不止想象中的那麼簡單:“連魚的顏色都有顯示,剛才還以為像原來那樣,只是顯示一個紅點之類,放大一點可以看到魚的大概形狀,沒想到再放大竟然連魚的顏色都可以看清,雖然不是特別清晰,有些模糊,可已經足夠了。”

能夠看到魚的形狀,還能看清大概的顏色,雖是不那麼清晰,可有時候根本可以判斷出來海里的魚群是什麼魚類。

假如之前的話,判斷出來魚的種類只有百分之三十的機率,那麼現在的話,這種機率達到百分之六十,指的自然是準確率。

至於說要達到百分之百,這個世界上恐怕沒有任何一種裝置可以做到,哪怕是高畫質攝像頭拍到,也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因為魚有很多相近種類,長相一模一樣,你用高畫質攝像頭拍到照片,終究只是照片而已,拿給一些經驗豐富的老漁民看,也有看走眼的時間。

不要懷疑,這是完全有可能的。

就算是將魚給捕上來,有一些老漁民一個不小心,都有可能看走眼了。

實在是有一些魚類長得一模一樣,卻是兩種不同的魚類。

“唉…”

衛宏在虛擬螢幕上不斷放大,又縮小,再放大,在測試著新的功能同時,也有一點在玩的意思,可突然間手上有一些停頓,卻有一個新的發現:“測量工具?”

並不確定,想要確定並不難。

一番的測試,終於得到印證。

“果然是測量工具,這可是強大了。”

衛宏測試了不少,得出最終的結果:“這就厲害了,以後發現魚群,可以測量出來魚群距離海床有多深,也可以測量出來魚群距離海面有多深,有魚群的準確深度資料,再有針對性的下網,那麼可以最大程度保障將魚群捕獲,雖然不可能將整個魚群都給捕上去,卻是可以最大程度的將魚群捕上來更多。”

下網後,網中魚群,總是會逃掉很多魚,這裡頭逃掉最多是還是網的深度出現問題,逃掉了大部份。

再有一個就是下拖網,收網的時候無法及時的鎖死下方網口導致魚逃掉。

圍網的話,則是單一的下方網口導致魚逃掉,上方有泡沫浮標,很難逃掉。

拿下圍網來舉報,發現魚群的話,合適下圍網,魚群所在的深度是海里100米的話,那麼完全可以下一張200米深度的圍網,那樣的話,有足夠的時間來收緊圍網下方網口,那樣一來,是可以盡最大程度捕到這個魚群的,雖然同樣也無法達到百分之百,但比例會更多。

平常的話,假設只能捕到這個魚群中的百分之三十的魚,那麼現在有這個測量工具,會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也就是整個魚群半數的魚都會被圍中並捕上漁船,百分之二十還是基礎,最保守的數值,只會更多不會低於這個數值。

當然了,這裡面也還有一個前提,便是操作得當,並且魚群在下圍網的時候不來一個太大的變動,就可以達到這個數值。

拖網的話,變數更多,但捕魚效率絕對大大的提升,不會有任何懸念。

“這個測量工具的實用性,絕對遠遠不止如此。”

衛宏的大腦有些混亂,聯想很多,總感覺有很多地方都有幫助,可要讓他想出來特別合適應用的地方,他又想不出來,除了下網深度的實用性以外,就沒有了,還是拼命去想,才發現另一個作用:“下蟹籠的時候,完全可以測量到剛剛好,不至於海底太深的時候,蟹籠繩不夠長導致蟹籠丟失,這姑且算是一個,再有就是…”

乾脆不去多想,發現其實用性就足夠了,以後有的是時間慢慢驗證,也有大把的時間發現其更多的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