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拜見陛下。”】

【左良玉、陳奇諭、李定國很快便來到御書房。】

【臨來之前,王承恩在朱由檢示意下,就已經將在南京城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

【三人得知此事之後,與洪承疇的反應一樣,全都是大吃一驚。】

【各地藩王齊聚南京城,這可不是一件小事,鬧不好,都會引起社稷動盪。】

【畢竟這些藩王在各地的影響力實在太大,而且他們都是皇室宗親,聚集在一起,一旦喊出什麼口號,比如說清君側之類的,再加上那些被打壓的各地士紳推波助瀾,朱由檢好不容易穩定下來的大好局勢,可能就會功虧一簣。】

【“南邊發生的事情,王承恩都已經告訴你們了吧?”朱由檢面色平靜,眼眸中看不出一絲波瀾。】

【三人均是默默點頭。】

【朱由檢走到李定國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點頭笑道:“高了,也壯了。”】

【自從朱由檢收留李定國之後,已經過去了四年時間。】

【在這期間,李定國跟隨朱由檢南征北戰,自己也在戰火中得以錘鍊,如今已經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新銳統帥。】

【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妹妹李婉兒,就在不久前,被朱由檢納入後宮,正式成為李妃。】

【李定國也因此成為皇親國戚。】

【想當初,他和妹妹只是兩個連飯都吃不起的難民,餓的奄奄一息,費盡千辛萬苦才來到京城討口飯吃。】

【可命運總是這麼讓人難以捉摸,一個一無所有的難民,居然被當今皇帝看中,從此一路飛黃騰達,直至今日,甚至成了皇帝的大舅子。】

【李定國這樣的傳奇經歷,在民間早就已經流傳開來,不少老百姓都紛紛表示羨慕,幻想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走大運。】

【不求被當今陛下看中,哪怕是被京城裡的高官顯貴看中,那也是祖上燒高香了。】

【李定國心裡也深知,自己有如今的地位和富貴,全都是朱由檢所賜,他早已下定決心,要以死為報。】

【他要成為當代的許褚、趙雲,願為自己主公赴湯蹈火。】

【“都是陛下的栽培,末將才能有今日。”面對朱由檢的欣慰話語,李定國的回答顯然比以前成熟許多,再也不是當初那個沒見過世面的小難民了。】

【朱由檢欣慰的點頭道:“好,朕沒有看錯你。”】

【他頓了頓,望向旁邊的左良玉和陳奇諭,說道:“既然南邊的事情都已經知道了,說說看,你們有什麼想法?”】

【左良玉是個大老粗,只知道行軍打仗,當即開口說道:“沒說的,幹他!”】

【陳奇諭畢竟是科甲正途出身的讀書人,不像左良玉那樣心直口快,思忖片刻後,才慢條斯理的說道:“陛下,按照朝廷規矩,藩王私自離開封地等同謀反。”】

【“可話雖這麼說,他們畢竟都是皇室宗親,要是全部以謀反罪論處,恐怕會引起天下動盪。”】

【朱由檢點點頭。】

【陳奇諭思慮的確實不錯。】

【如果只是一兩個藩王私自離開封地的話,那麼此事或許還不會那麼棘手。】

【處理一兩個藩王,朱由檢的壓力就不會那麼大,就像之前處置福王朱常洵那樣。】

【可要是所有的藩王全部都聚集在一起,他們很可能就會造成一種聲勢,他們是正義的一方,而朱由檢這個大明皇帝才是施展暴行的一方。】

【不管怎麼處置這些人,朱由檢的名聲恐怕都不會好。】

【良久後,朱由檢開口道:“你的想法洪先生差不多。”】

【“以朕猜測,各地藩王齊聚南京城,全都趕在同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