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您就別賣關子了,快給我們看看吧!”】

【“是啊,大人,腳踏車和膠底鞋已經讓我們大開眼界了,這最後一樣東西,肯定更加不得了!”】

【“大人,快掀開紅布吧,我們都等不及了!”】

【擂臺下的百姓們紛紛催促,眼中滿是期待。他們已經被腳踏車和膠底鞋震撼得無以復加,現在聽到溫體仁說最後一樣東西更加驚世駭俗,心中更是充滿了好奇和激動。】

【溫體仁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大家安靜,隨後緩緩說道:“諸位,這最後一樣東西,不僅僅是一件物品,更是一種全新的制度,它將徹底改變我大明的經濟格局,讓天下百姓都能享受到前所未有的便利。”】

【“現在,本官就為大家揭曉這最後一樣東西!”】

【說完,溫體仁伸手掀開了最後一塊紅布,露出了一個金光閃閃的牌匾,上面赫然寫著四個大字——“大明銀行”。】

【“大明銀行?”】

【“這是什麼意思?”】

【“銀行?難道是錢莊?”】

【擂臺下的百姓們面面相覷,完全看不懂這塊牌匾的用途。他們雖然聽說過錢莊,但“銀行”這個詞對他們來說還是太過陌生。】

【溫體仁見狀,笑著解釋道:“諸位,這‘大明銀行’乃是陛下親自下令設立的官辦錢莊,與民間錢莊不同,它的存在是為了造福天下百姓!”】

【“從今以後,百姓們可以將自己的銀錢存入大明銀行,不僅安全可靠,還能獲得利息!”】

【聽到這裡,在場很多老百姓都感覺有些雲遮霧繞。】

【這當然也可以理解,大明讀書識字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的老百姓每天只知道日更而作,日落而息,大字都不識一籮筐,更不明白文縐縐的說話方式。】

【之所以之前溫體仁和周延儒能與他們流暢交流,那只是因為腳踏車和膠底鞋都是實物,老百姓們能看得見摸得著,自然也能明白他們所說的意思。】

【可大明銀行是一個虛有的概念,想要跟這些老百姓們解釋清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位大人,你能不能解釋一下利息是什麼意思?我有點聽不懂啊。”一個穿著粗布衣裳的農夫高聲的喊道。】

【周圍的百姓也都紛紛點頭,他們也不太明白利息是什麼意思。】

【周延儒趕緊解釋道:“倒是本官疏忽了,利息的意思很簡單。”】

【“打個比方說,諸位把一兩銀子存入大明銀行,那麼等到一個月之後,除了可以拿回一兩銀子的本錢之外,還可以拿回幾文錢的利息。”】

【“如果存的時間越長,利息也就越高。而且存的銀兩越多,利息也會越來越高。”】

【擂臺周圍的百姓紛紛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這就是錢生錢的道理。”】

【“還能有這好事?把錢存進銀行,除了本金之外,居然還能賺錢。”】

【“這不又是一件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嗎?”】

【“要不是咱們陛下時時刻刻都為咱們老百姓著想,我可真不敢相信會有這麼好的事情。”】

【“是啊,錢就是我的命根子,要把我的命根子存到別人的手上,我還真是有點信不著。”】

【“這件事情還是得從長計議啊。”】

【“說的不錯,先看看再說吧。”】

【與之前的腳踏車和膠底鞋的狂熱不同,人們對大明銀行都是一種非常謹慎的態度。】

【其實這也可以理解,把自己手裡的錢掏出來,去存到別人那裡,不管是誰,恐怕都會心有疑慮。】

【溫體仁和周延儒聽到這句話之後,沒有做任何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