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史上最完美的朝廷機構,朱元璋眼饞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洪武位面。
“軍機處?這與內閣有何不同?”
朱棣笑了笑,不以為意。
“蠢貨!你懂什麼?這其中的玄妙可是你能揣測的?”
朱元璋罵了他一句,回頭再次望向天幕,一雙銳利如深淵般的老眸,罕見露出極度的驚訝和震撼。
他是一個天生的政治高手,在朱由檢提出這項朝廷制度改革時,他立刻嗅到了其中的奧妙。
內閣和軍機處,看似作用沒什麼不同,但實則區別巨大!
想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先搞清楚那個是怎麼來的。
沒有人比朱元璋更清楚內閣的來歷。
這是他還有他那個謀朝篡位的兒子朱棣,聯手製造出來的產物。
一想到這裡,朱元璋就忍不住看了一眼朱棣,心裡那個氣啊。
成祖!
你個老四,好大的口氣!
言歸正傳。
內閣是怎麼來的?
這就要從朱元璋的出身說起。
他是乞丐出身,經歷了無數次艱苦磨難,最終建立了大明帝國,登上了皇帝的寶座。
正是由於這個出身的原因,讓朱元璋極度缺乏安全感,也極度貪戀權力。
他無法容忍任何人分走自己的權利,因為那是他一手一腳拼了命得到的。
這就像一個乞丐拼盡全力得到了一些錢財,終於擺脫了貧困和飢餓,而這個時候卻有另外一個人伸出手,要分走他的錢。
憑什麼?
朱元璋就是這樣的心理。
而那個伸手要分他錢的人,就是宰相!
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朱元璋動了廢除宰相制度的心思。
在天幕中透露出來的資訊中,他也知道在未來的某一天,自己確實廢除了宰相制度。
但無論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
宰相制度同樣如此。
宰相看似分走了皇帝的權力,但也承擔了大量的政務處理工作,也算是變相的減輕了皇帝肩上的重擔。
朝廷中沒有了宰相,那麼天下所有的政務處理,全都要落在皇帝一個人的肩上。
不僅如此,沒有宰相從中緩和,皇帝就要直面朝中所有大臣,一旦有任何衝突,雙方之間幾乎沒有任何緩和的餘地。
這樣會極大增加皇帝與大臣決裂的風險。
朱元璋當然不在乎這一切,他精力極度旺盛,一天批閱十二個時辰的奏章都不覺得累,是一個天生的工作狂。
而且他治下的大臣,被他訓得像狗一樣,也完全不需要考慮決裂的風險。
正是因為考慮到了自己都解決這些弊端,朱元璋才毅然決然廢除了宰相制度。
但他卻忽略了自己死了之後,後世皇帝沒有他這個精力,更沒有他這樣的實力。
這一點天幕裡的朱由檢就曾經提到過。
朱元璋雖然嘴上不願意承認,但事實擺在眼前,他其實也是不得不低頭。
宰相制度的廢除,也為朱棣上臺之後,建立內閣制度奠定了基礎。
在朱棣登基之後,他發現沒有了宰相輔助後,要面臨巨量政務處理工作,而且每天還要跟那些大臣們扯皮。
畢竟他和他爹朱元璋不一樣。
朱元璋是自己打天下,坐天下,沒有人敢在他面前說半個不字。
朱棣雖說也是自己打的天下,但他實際上是謀殺篡位得到的天下,在法理上有天然的虧欠,面對大臣們的正義凜然,很多時候他都有些心虛。
尤其是那些大臣們搬出他爹朱元璋的時候,每每都能讓他啞口無言。
基於這兩點考慮,朱棣不得不建立一個類似於宰相制度的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