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稅?】

【當聽到朱由檢說出第二個政策後,洪承疇等人的臉上沒有出現驚奇的表情,反而倒是非常平靜和困惑。】

【商業稅自太祖時期以來就已經有明文規定,三十稅一。】

【這個比例已經延續兩百多年,很少有過變動。】

【況且,大明朝的風氣,向來是士農工商,商業始終都是大明生態環境的最底層。】

【洪承疇等人都是科甲正途出身,自有一身文人傲骨,向來看不上販夫走卒,更不願意談論經商之道。】

【他們的眼光也從來沒有放在過商業上,因此,當朱由檢提到商業稅的時候,他們沒有太大的反應,甚至於,不太想與錢財銅臭之味沾邊。】

【“諸位,我朝的商業稅制已經延續兩百多年,早就已經不適合如今的時代,必須要重新制定商業稅制,尤其是江南地區。”】

【朱由檢沒有在意眾人的困惑,繼續開口說道:“當初在京城查抄文官集團家產的時候,想必諸位對那個畫面記憶猶新吧?”】

【洪承疇等人默默點頭。】

何止是他們,大明各個時代的人們,如今想起當時的那個畫面,依然覺得極為震撼。

那麼多的金銀珠寶,將偌大的紫禁城廣場鋪得滿滿當當,綻放出的耀眼光芒,甚至閃的許多人睜不開眼睛。

即便隔著天幕,大明的世人都能清晰的感覺到自己呼吸加重,心跳加快。

那樣的畫面,只要見到過的人,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六千萬兩白銀,誰能忘得了?”

朱元璋同樣感慨萬千。

他打了半輩子的仗,又當了半輩子的皇帝,可辛辛苦苦那麼多年,積攢下來的家業,也不足六千萬兩白銀。

明末時期的景象,也算是讓他開了眼界。

【朱由檢繼續說道:“朕記得當時你們心中都有一個疑問,這麼多的財富早就已經是一個天文數字,文官集團縱然有千般手段,又如何積攢得了這麼鉅額的財富,是不是?”】

【小李定國忍不住開口道:“是啊,皇爺,我當時就覺得奇怪,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洪承疇等人眼中同樣升起疑惑,他們胸中的韜略要比一個小李定國多上無數倍,自然也知道更多事情的規律。】

【尤其是官場上的。】

【一般來說,哪怕是最頂級的貪官汙吏,財富積累到一定級別之後,想要繼續增長,就會比登天還難。】

【這很容易就能理解,一個人想要貪一兩銀子容易,想要貪十兩銀子也容易,但想要貪一萬兩,十萬兩,百萬兩,就需要付出難以想象的資源和代價。】

【而京城的文官集團,總計財富竟然超過六千萬兩白銀,這是什麼概念?】

【如今朝廷稅收,一年充其量也就八九百萬兩銀子,這還是在風調雨順的年月,若是年景不好,一年也就三四百萬兩白銀的國庫稅收。】

【這還僅僅只是稅收,實際上,朝廷每年的收支都極不平衡,遼東的戰事,西北的災害,漕運的疏通,官員的俸祿,朝廷基本的日常運轉,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區區幾百萬兩銀子,完全不夠看。】

【也導致國庫每年都在虧空,在這種情況下,想要積攢一千萬兩白銀,都是難如登天,更別說六千萬兩白銀,在如今的朝局下,這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這就說明,文官集團想要積攢這麼多的銀兩,絕不只是貪腐這麼簡單,他們還有更多的辦法。】

【當時朱由檢曾經說過,海運給文官集團帶來了鉅額的財富,但在那麼短的時間內,積累這麼多的財富,單單只是海運的話,恐怕也難以達到。】

【那麼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