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願望,便是能夠與父皇合葬於一處。故而,朕此次出行亦可算作是替她老人家完成這最後一樁未了的心願罷了。”

肖瑾兒微微垂首,秀眉輕蹙,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

少頃,她抬起頭來,目光堅定地看向嘉靖皇帝,緩聲道:“陛下,既然您已然下定決心,那麼微臣等自當義無反顧地隨您一同前行。”

嘉靖皇帝面帶微笑,輕輕地頷首示意,表示對肖瑾兒所言的認同和滿意。

他那深邃而睿智的眼眸中,不經意間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賞之色。

緊接著,嘉靖皇帝又開口補充道:“甚好!肖司樂,此次南巡之旅,有你及一眾樂女相伴左右,想必不僅能夠為朕的行程增添諸多高雅情趣,亦能令朕於忙碌奔波之餘,得以偷享些許寧靜時光。據朕所知,你對於音律之道可謂造詣頗深,更是常有別出心裁的創新曲目問世。此番出行若是有幸聆聽你的全新力作,想來必定可以極大程度地舒緩朕在漫漫旅途中所積累的疲憊與勞頓。”

聞得此言,肖瑾兒那張嬌美的面龐之上頓時綻放出一抹溫婉可人的笑容,宛如春日裡盛開的桃花般嬌豔動人。

只見她盈盈下拜,身姿婀娜多姿,向嘉靖皇帝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然後柔聲回應道:“陛下實在是謬讚了,微臣不過略通音律而已,豈敢當此盛譽?然而,能夠為陛下排憂解難,實乃微臣等人莫大的榮耀。因此,微臣定會竭盡所能,用心籌備,務必不辜負陛下對微臣的殷切期望。”

……

公元 1539 年,時值陰曆二月初一,陽光明媚,微風輕拂。

這一天對於大明王朝來說,乃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嘉靖皇帝正式冊封他年僅兩歲的長子朱載壡為太子,與此同時,另外兩個兒子也分別被封為裕王和景王。一時間,宮廷內外喜氣洋洋,人們紛紛議論著這一重大事件。

僅僅過了半個月,到了二月十五日,嘉靖皇帝又頒佈詔書,任命宣城伯衛錞和遂安伯陳鏸擔任留守使,而德高望重的大學士顧鼎臣則被委以同留守使之職,共同輔佐年幼的太子監國。

就在次日,也就是二月十六日,嘉靖皇帝終於踏上了南巡的征程。

此番南巡規模宏大,隨行人員眾多,可謂浩浩蕩蕩。

其中,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那八千名精銳的錦衣衛扈行旗校。這些旗校個個身材魁梧、武藝高強,他們肩負著保護皇帝安全的重任。

六千名旗校專門負責護衛嘉靖帝所乘坐的輿輦,他們緊密圍繞在輿輦四周,警惕地注視著周圍的一舉一動,確保皇上的安全萬無一失;另有兩千名旗校則專注於擺執駕儀,並承擔起各種巡察傳令等重要任務。

除了錦衣衛之外,還有六千名扈駕官軍一同隨行。

其中有一千人手持兵器,負責陳列威武雄壯的駕儀;另外兩千人分佈在皇帝座駕之前和之後,時刻保持戒備狀態;再有兩千人分列於座駕兩側,嚴密守護著皇上的行進路線。

如此嚴密的安保措施,足見這次南巡的重要性和規格之高。整個隊伍旌旗飄揚,盔甲閃耀,馬蹄聲響徹雲霄,其壯觀景象令人歎為觀止。

此外,翊國公郭勳、成國公朱希忠這兩位功勳卓著的國公爺,以及京山侯崔元這位世襲罔替的侯爺,他們皆率領著各自的親衛與儀仗,緊隨聖駕左右。

而內閣大學士夏言和禮部尚書嚴嵩,這兩位朝中肱股之臣亦是不敢怠慢,時刻陪伴在嘉靖皇帝身旁,以備聖上隨時垂詢。左都御史王廷相則負責監察整個南巡隊伍的秩序,確保萬無一失。

與此同時,皇后與諸位皇妃乘坐鳳輦,儀態端莊地隨侍在側。

其他諸如六部九卿、各府衙門、大理寺等處的扈從官員,連同眾多胥吏、人役、廚役、樂工等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