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克多坐在實驗室的桌前,燈光昏黃,空氣中瀰漫著消毒水的味道。實驗室的牆壁似乎更加壓抑,彷彿每一塊磚瓦都在壓迫他的胸膛。阿德里安和阿加莎的審視仍在他的腦海中迴盪——他們的質疑、冷靜的分析,甚至那些暗含威脅的言辭,都像一把把無形的刀子,刺入他曾經堅定的信念。

阿德里安的臉在維克多眼前浮現:“你確定自己能處理這些後果嗎?”那句冷靜又理智的質問,彷彿打破了維克多最後一絲的自信,使他瞬間感到被推入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深淵。他的心情愈加沉重,儘管他努力保持鎮定,努力按部就班地進行實驗,但他知道,自己已不再是自由的研究者,而是一個被質疑和監視的囚犯。

眼前的實驗進展緩慢,維克多本能地知道,這一切的背後不僅僅是科學的探索,還有一些無形的東西在牽制著他——倫理、道德,甚至是責任。他一直在懷疑,自己是否真的能夠控制這項研究的方向,是否真能避免它變成一場災難。阿德里安對他進行的“審訊”讓他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

但現在,維克多意識到,自己依然能夠嘗試改變這一切。就在阿德里安對他提出種種質疑時,他忽然想起了約瑟夫的轉變。約瑟夫,這個曾經自卑、內向的學生,在維克多的引導下逐漸變得自信,走出了困境,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那個曾經不被看好的孩子,最終在科學的道路上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成為了維克多最自豪的學生之一。

回憶起約瑟夫的轉變,維克多感到一股久違的希望在胸中升騰。

維克多的思緒回到了他還在小城鎮時的日子。那時,他還沒有進入軍隊,科研的舞臺對於他來說依然遙遠。他在小鎮的那所學校裡擔任教師,生活相對平靜,日子也過得並不急促。然而,就是在這段時光裡,他遇到了艾迪——一個深藏才華卻始終不自信的學生。

艾迪來自一個普通的家庭,家庭環境並不優渥,父母忙碌且對孩子的期望不高。艾迪的性格自小便顯得內向、膽怯。儘管他在學術上非常出色,展現出對物理、數學和技術的天賦,但他的自信心始終像被一層無形的玻璃罩住,無法突破。他總是低著頭,話語不多,幾乎從不在課堂上主動發言,也很少參加任何課外活動。

維克多清楚地記得,當他第一次接觸到艾迪時,那個孩子總是靜靜地坐在最後一排,不聲不響。每當老師提問,他總是低著頭,幾乎不敢與其他同學進行眼神交流。每當課堂上有小組討論時,艾迪常常是被忽略的那一個,儘管他偶爾會提供一些極具洞察力的想法,但幾乎從未得到重視。

在一次郊遊的時候,其他孩子都帶著從商場買的好吃的東西作為野餐食物,只有艾迪拿著家裡給準備的一些簡單的農產品,沒有孩子願意吃他的東西,也沒人想和他分享食物。維克多主動提出分享艾迪的食物,並且安撫鼓勵他。

維克多並沒有忽視這個孩子。他注意到,艾迪並不缺乏聰明才智,反而非常機敏,常常能提出一些讓人驚訝的見解。於是,維克多開始嘗試與他單獨交流,鼓勵他發言,嘗試讓他跳出自己設定的框框。然而,艾迪依舊總是顯得猶豫不決,害怕被拒絕或者批評。

在一次課堂討論之後,維克多主動找到了艾迪。他們在教室裡進行了長時間的對話,維克多耐心地聽艾迪訴說內心的焦慮與不安。艾迪告訴他,自己很害怕失敗,害怕別人看不起自己,因此常常選擇沉默,以此來避免出錯或被他人嘲笑。

“你不必害怕失敗。”維克多當時鼓勵他,“每個人都會犯錯,失敗也是進步的一部分。你需要做的是,學會面對這些挑戰,走出去,展現你真實的自己。”

那一次對話後,維克多看到了艾迪身上閃現的希望。儘管艾迪依然沒有完全擺脫內心的恐懼,但他開始有了些許改變。偶爾,艾迪會在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