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的事,而明倫兄和方士兄都對我的一些做法不是十分滿意,現在我想請兩位說一下,你們對我最不滿意的地方是哪裡?”
聽到周重的問話,鄭經首先站起來道:“我與方士兄之前也討論過,其它的倒也沒什麼,只是周公子你到了雙嶼港才僅僅幾天時間。就屠殺了兩個商會,那可是幾百條人命,甚至你還親手砍掉了幾人的腦袋,雖然他們拐賣人口罪大惡極,但只要誅殺首惡就是了,為什麼要把兩個商會的上上下下全都殺掉,難道周公子你不覺得自己太殘忍了嗎?聖人的仁義之道難道你全都忘了嗎?”
鄭經說到最後時,情緒也變得十分激動,他一向都十分看重周重,認為在自己這幫人之中。周重是最有可能出人投地的那個,可是正所謂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現在周重的所做為卻讓他失望之極,甚至有種痛心疾首之感。
不過周重聽完鄭經的指責後,卻是微微一笑道:“明倫兄,看來你也承認那些被我殺掉的人有罪,只是你們覺得我做事太過殘忍,有違聖人的仁義之道,只不過我想反問一句,若是我與那些倭人和朝鮮人講仁義,他們也會與我講仁義嗎?”
“這……”聽到周重的反問,鄭經和張況兩人都是臉色一變,不過最後張況卻還是強自辯道,“文達,你是讀書人,怎麼能和那些倭人和朝鮮人混為一談,他們都是些粗鄙之輩,自然不知道何為仁義,不過也正是這樣,你才更應該用仁義去感化爾等,這樣才能顯露出我們中華以德服人之風,而不是像你這樣以暴制暴!”
也許在後世人看來,張況說的這些話簡直是狗屁不通,但是在大明的讀書人看來,卻是十分理所當然的事,這是因為儒家經過這麼多年的扭曲發展,早已經形成了外聖內王的核心,他們可以對國內的百姓實施殘酷的刑罰,但是對外族卻十分大度,處處彰顯自己的仁義,但卻不知道他們的仁義在外族看來,根本就是軟弱。
不過周重可沒傻到與張況和鄭經爭辯這種“仁義”的對錯,因為他知道以自己肚子裡的那點東西,根本說不過這兩個大明的讀書人,因此只見他想了想道:“方士兄,關於你對仁義的理解,小弟實在不敢苟同,不過這個問題先放一邊,咱們就事論事,我來和你們解釋一下我用屠殺這種殘酷手段的深層原因!”
“哼,屠殺還能有什麼理由,我看你就是為自己狡辯!”這時鄭經忽然一臉怒容的道,他聽到周重不願意再討論仁義的問題,以為是周重說不過他們,因此才轉移話題。
“明倫兄,文達做事一向都極有分寸,屠殺雖然殘忍,但他肯定有自己的理由,我們聽文達說完又有何妨?”這時李政終於開口幫著周重說話道,而鄭經聽到看了他一眼,最後終於坐下來繼續聽周重解釋。
這時只見周重長吸了口氣,然後這才開口解釋道:“其實我之所以剛到雙嶼港就拿倭人和朝鮮人開刀,第一個原因是他們惹到了我,而且還參與販賣人口,當然兩個商會加在一起有四五百人,不可能人人都參與販賣人口,但我之所以不管不顧的將所有人屠殺,卻是有著第二個理由,那就是為了震懾!”
“震懾?震懾誰?”張況和鄭經、李政幾乎同時開口道,雖然他們對雙嶼港的事情聽說過一些,但他們畢竟是讀書人,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學業上,對海外的情況根本就是一知半解,這還是因為他們家住沿海,所以才知道一點海外的情況,若是那些內陸的讀書人,恐怕根本沒有人會關心中華上國之外的任何事情。
看到連鄭經三人這時都是一臉迷茫的樣子,周重也不禁心中苦笑,當下再次解釋道:“各位仁兄估計都沒有去過雙嶼港,更不清楚那裡的情況,我現在可以告訴你們,現在那裡的倭人和朝鮮人都已經超過了千人,比如以倭人為例,他們其中最大的商會名叫足利商會,號稱是雙嶼港四大商會之一,商會之中有五六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