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艱難跋涉(第1/2頁)
章節報錯
但是進入了藏區,並不意味著這段艱難的旅程宣告終結,而是意味著真正的困難才剛剛開始,雖然進入了藏區,但是此時距離拉薩還有近八百公里的遙遠路途,李海洋需要帶部隊先抵達林芝,經過短暫休整後,再前往拉薩!藏區以高原和山地為主,海拔普遍較高,許多地方道路狹窄且崎嶇不停,即便是較為輕型的輪式裝甲車,在行駛時依然無法保證穩定性,很容易發生陷車或者翻車的情況,同時高原的缺氧環境不但對發動機的效能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且對戰士們的體能也十分不利,這些戰士們大都來自東部沿海地區,第一次上高原,很多人的高原反應很強烈,頭疼的的厲害,甚至連站立都很困難,更不應說作戰了!其次藏區的氣候變化多端,氣候條件十分惡劣,白天陽光毒辣氣溫較高,但是夜晚溫差極大,寒冷的氣候對裝備的電子系統和機械部件也造成了挑戰,增加了車輛的維護難度,不少車輛在行駛途中出現了問題,只能暫時拋錨!車上的戰士們無奈也只能下車步行。
再者就是由於藏區的地理位置偏遠,後勤保證保障極其困難,補給線的長度長達一千多公里,沿途的交通運輸條件十分惡劣,物資很難運送上來,所以部隊只能攜帶有限的彈藥,卻無法攜帶重型武器,更主要的是燃料和食物都十分緊缺,每運送一車油料上來,路上就要消耗掉平時的兩倍,糧食等補給物資也一樣,由於道路艱難,很多地方重栽卡車無法通行,甚至只能依靠僱傭的民夫肩扛背駝,效率很慢,好在張明月率領著一部分委員會成員也趕到了重慶,每天全力從上海調集物資和補給,一時間長江的江面上輪渡密密麻麻,呈現出一片繁忙的跡象,與此同時上海的各大工廠也開足馬力,為前線生產大量的單兵口糧和禦寒的衣物,還有各種武器裝備等等,一場現代化的戰爭,依靠的絕對不僅僅是前線,而是強大的後勤支援能力!
可就在李海洋率領部隊晝夜不停趕路的時候,從英軍佔領的拉薩又傳出訊息,英軍已經脅迫藏區地方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拉薩條約》。主要內容是西藏方撤除邊界防衛設施,賠款750萬印度盧比,增開西藏更多的商埠,商務、海關事宜由英人監管,未經英國同意,藏區土地不得讓賣、租典與其他國家,藏區一切事務不準第三國干涉等。英軍入侵西藏,強迫簽訂不平等條約,讓本來就貧瘠的西藏陷入更深的苦難,英國還因此製造了藏區與華夏政府的隔閡,埋下了分裂的種子。
在途中收到電報的李海洋,此時心情更為急迫,他知道現在每拖延一段時間,藏區的局勢就會變的更加糟糕,因為原本因為滿清政府的孱弱和無能,藏區就已經長期跟華夏腹地離心離德,現在再加上英國人的挑撥,藏區的人民很有可能會遭受進一步的蠱惑,一旦失了民心,想要收復藏區就變得難上加難,這一點李海洋最近已經深有體會,最近在行軍的過程中,也時常能遇到藏區的百姓,儘管李海洋嚴格的約束部隊,哪怕是給養困難,食物接濟不上,也絕不能打藏民的主意,必須做到秋毫無犯,連藏民的一隻羊,一頭牛都不能碰!可就算是這樣,那些藏民面對行軍的裝甲部隊,也都抱著一種疑慮和排斥的態度,還有藏民偷偷的對著行軍部隊放冷箭!甚至還射傷了兩名戰士,憤怒的戰士們想要緝拿兇手,但是卻被李海洋制止了,因為這樣做雖然可以逞一時之快,但是卻更激化雙方的關係。
在得知英軍同藏區地方政府簽訂了不平等條約之後,李海洋更是著急的夜不能寐,經過迅速思考,李海洋果斷地下令:”部隊丟掉不必要的輜重和裝備,以及所有出現故障的車輛和因為高原反應無法戰鬥的人員,全部留在原地待命,等待後續部隊到來,其他人員整肅裝備,只攜帶基本的輕武器和單兵口糧,搭乘剩餘可以正常執行的步戰車,全力以赴趕往拉薩,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時間拖得越久,英軍在拉薩就可以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