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兒擺著一碟碟模樣新奇的食物。老婦人熱情招手,遞給他一塊“穆薩卡”。阿明小心翼翼咬下一口,軟糯的茄子、香濃的乳酪與燉煮得入口即化的羊肉在舌尖共舞,新奇又美妙的滋味瞬間點燃味蕾,他忍不住豎起大拇指,用蹩腳的手勢比劃誇讚。老婦人笑得眼睛眯成縫,滔滔不絕說起這道菜的講究:要選肥瘦相間的羊肉,小火慢燉上幾個時辰,讓香料絲絲入味;茄子得切得薄厚均勻,烤到外皮微焦,再層層鋪疊,焗烤出金黃酥脆的表層。 阿明跟著老婦人來到她家小院,想學做這神奇菜餚。院子裡,葡萄藤架下襬著石臼、陶鍋。老婦人先帶他去隔壁羊倌那兒挑羊肉,羊倌自豪地展示自家羊群,指著健壯的公羊說,這肉質緊實,最適合燉煮。回到小院,阿明幫忙添柴生火,看著老婦人把洋蔥、大蒜切碎,在熱橄欖油裡爆炒出香,再加入羊肉塊翻炒,撒下迷迭香、牛至葉,瞬間小院瀰漫著誘人暖香。 希臘小夥尼科斯路過,被香味吸引進來。他見阿明是外鄉人,興致勃勃分享起希臘美食經。他說,希臘美食可離不開美酒,沒美酒佐餐,佳餚都失了幾分韻味。當下從地窖抱出一罈葡萄酒,深紅的酒液傾入杯中,果香與淡淡的橡木桶氣息撲面而來。阿明淺嘗,酸甜醇厚,與穆薩卡堪稱絕配。 幾日後,小鎮籌備酒神節慶典。家家都在準備拿手好菜,阿明也跟著忙碌起來。他跟著尼科斯去海邊捕魚,想做一道海鮮盛宴。清晨出海,一網下去,活蹦亂跳的沙丁魚、肥碩的海蝦入網。阿明學著用橄欖油煎魚,魚身裹上面粉,入鍋瞬間“嗞啦”作響,煎至兩面金黃,再擠上檸檬汁,鮮香撲鼻。尼科斯則把大蝦串起,塗抹上橄欖油、蒜末與辣椒碎的混合醬料,放在炭火上烤得通紅,蝦肉緊實彈牙,辣意刺激著食慾。 酒神節當晚,鎮中心廣場篝火熊熊。長桌上擺滿美食,除了眾人合力製作的佳餚,還有主婦們精心烘焙的“巴克拉瓦”。金黃酥脆的酥皮,夾裹著飽滿的核桃碎、杏仁碎,被蜂蜜與玫瑰水熬製的糖漿浸得甜潤無比。眾人手捧酒杯,圍著火堆跳舞,阿明也被熱情裹挾其中。 此時的希臘,雖仍在奧斯曼統治下,可美食卻似一股無形力量,把人們聚在一起,傳遞著對生活的熱愛。阿明看著歡笑的眾人,深知這些美食承載的不僅是口腹之慾,更是希臘人在艱難歲月裡堅守的文化火種,暗暗期待有朝一日,這片土地的自由曙光能同這煙火美食一般,永不消散。

:()征服者在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