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住,高句麗軍隊退往本國內部的通道口的任務。這個通道口相對來講易守難攻,只要有五千人馬就足以抵擋住至少兩萬人的進攻。也正是考慮到此次的任務損失不會很大,又有足夠的油水,契丹才最終決定答應李恪的請求。
高句麗方面在七松嶺附近一共有三萬餘人的隊伍,分別駐紮在與契丹處於對峙狀態中的七松嶺下以及鐵礦所在地梨樹溝的護礦大營。其中七松嶺方面有近兩萬人的部隊,目的是防止契丹人發動突襲,搶奪鐵礦,而梨樹溝的護礦大營有近萬人、除了這兩個地方以外,還有一座與大唐駐紮在劉家集相距十餘里的兵營,這座兵營內有兩千人,主要目的就是注意大唐軍隊的動向。
這座兵營與高句麗七松嶺營地和護礦營地的距離都並不算遠,也就只有三四十里的樣子。原本這裡只不過十一個烽火臺,之所以擴建為駐紮兩千人的兵營,就是因為大唐方向的增兵,以及鐵礦的發現。
雖說與大唐劉家集駐地只有十餘里,但是由於兵營是建在山上的,而且面向大唐一方的山勢比較陡峭,即便是大唐想要拿下這裡,兵營內的兩千人馬也足以支撐到七松嶺方面大部隊的救援。
李恪能夠前往程懷亮和李鐵牛統領的閃電部隊視察,就是想看看這支閃電部隊近一階段的訓練成果,是否可以在即將發動的戰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沒想到兩個人歪打正著,沒有訓練部隊騎馬作戰,反倒是搞起了山地遊擊作戰的訓練,這倒是正好符合了此次作戰的性質。於是他下定決心動用這支部隊,用他們戰爭初期阻攔高句麗部隊對劉家集山上兵營的增援。只要佔領了這座兵營,就等於說把高句麗七松嶺與梨樹溝的兩支部隊分割開來,使其首尾不能相顧,便於分割開來逐次消滅。
就在李恪這邊一切準備就緒,準備發動戰爭的時候,接到了兩份報告。一份是來自幫助古麗娜奪回統治權的閃電部隊發來的,報告中說,由於冬季的時候,黑山部派出部隊去支援西室韋部與回紇東圖斯部的作戰,導致了黑山部駐地實力比較空虛,再加上古麗娜是前任首領的女兒,所以很輕鬆的便收復了黑山部。並且在黑山部主力部隊回來的路上設伏,打了對方一個措手不及,多魯特率領殘兵五百餘人逃亡西室韋部。如今古麗娜正在整合部族,並讓轉告李恪此生定不負他。只不過她剛剛接手部族,再加上黑山部與大唐之間相距甚遠,所以現在還不是她率領部族迴歸大唐的上好時機,還望李恪能夠諒解。
看完這份報告,李恪覺得古麗娜所說的很有道理,這種事確實不是能夠操之過急的。於是回覆那支閃電部隊的臨時統領,讓他們短時間內先留在那裡輔佐古麗娜。同時又給古麗娜寫了一封信,除了鼓勵她管理好部族之外,信中還流露出幾分思念之情。
另一份報告則來自打探回紇東圖斯部與西室韋部交戰情況的探馬發回的。這場從去年冬季就開始,到現在愈演愈烈的戰爭的起因,說起來簡直是令人哭笑不得:雙方轄下的小部落首領在冬季圍獵過程中,也不知道是哪一方先打到了一隻獵物,誰知獵物並沒有死,在逃跑的過程中無意中又被另外發現並且打死。在爭搶獵物歸屬的過程中雙方各有損傷,更為湊巧的是雙方的隊伍中都有來自大部落的貴族子女死亡,於是引發了在大興安嶺南部的第一次戰爭。
而在第一次戰爭中吃虧的西室韋部不甘於此次的失敗,於是緊接著又展開了報復行動,從而引發了更大規模第二次的戰爭。
關注官方qq公眾號“” (id:love),最新章節搶鮮閱讀,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第十四章 開戰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