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暉使用的是一支長槍,只不過槍尖部分不是尖銳的而是扁平的,這種槍名為“力慣槍”,是力大勢沉的武將所以換使用的。而李恪使用的武器是馬槊(和長槍類似,形狀就像在一支頭部較細的狼牙棒的頂部加裝了長槍的槍頭。隋唐時期很常見的一種武器。)。

兩個人走到一起後,幾乎同時將手中武器刺向對方,但是很明顯的可以看出,李恪的速度要比對方慢上一拍,如果不立即變招躲避或者招架,肯定會被對方這種擅長穿透盔甲的武器擊中。

就在姜文暉正在思考對方會如何變招,自己又該如何跟進的時候,卻發現對方絲毫沒有躲避或者招架的意思,也就不再想著變招,加大力度向前刺去。雙方正在圍觀計程車卒見到李恪如此輕易的便要被刺於馬下,不由的同時發出驚呼聲。

誰知結果更加的出乎所有人的預料,李恪的胸口被姜文暉刺中之後,只是身子向後一仰,手中的馬槊也刺在了對方的肩胛之上。當雙方各自收回手中的武器之時,姜文暉的傷口鮮血直流,而李恪只是咳嗽了幾聲以後就沒事了。

“姜將軍,還要繼續嗎?”李恪笑容滿面的問道。

姜文暉冷哼了一聲後,再次端槍刺了過來。李恪依舊和上次一樣,躲也不躲的向著對方刺去。雙方交手過後,姜文暉的右面肩胛再次負傷,李恪依然無事。

兩肩負傷,姜文暉再也無力舉起手中長槍,卻依然不肯開口認輸。李恪不由為之惱怒,騎馬上千揮舞手中馬槊將其打落馬下,大唐士卒見狀立即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起來。

關注官方qq公眾號“” (id:love),最新章節搶鮮閱讀,最新資訊隨時掌握

第二十章 攻心

第二十章 攻心

山頂,大唐部隊中軍大帳之內。

姜文暉正毫無畏懼的站在李恪的面前。

“將軍何必如此。本王知道將軍已抱死志,但是現在並非兩軍對壘,所以將軍不妨放鬆些。不如將軍坐下來,怎麼閒聊兩句如何?”

“你我兩國正在交兵,所以我們之間沒有什麼好談的。”

“本王不過是想和將軍隨便聊上幾句,將軍又何必拒人於千里之外?本王答應將軍,絕不問涉及貴**事方面的問題如何?”

“敗軍之將而已,承蒙殿下看重,但我和殿下無話可說。”

“將軍想必是一心求死吧。只是不知將軍是否想過,你如此不給本王面子,本王也許會一怒之下殺盡俘虜以懈氣?”

姜文暉聽後一愣,隨即說道:“你們中原之過不是一直標榜是禮儀之邦,興的是仁義之師嗎。我想殿下不會這麼做的。”

“扯淡!都是屁話!禮儀之邦能讓你們誠心歸附嗎?仁義之師能讓你們心生恐懼嗎?難道說讓本王把這些個俘虜放回去,讓他們繼續和本王作對不成?自古以來有幾個將軍不是靠無邊的殺戮造就赫赫威名?”說到這裡,李恪突然間十分詭異的一笑。“本王尚且年幼,一時聽不進屬下勸阻,殺俘以洩憤這也是可以理解的對不對?”

姜文暉心底升起一陣惡寒:眼前這個少年王爺絕非易與之輩,而且行事也不按常理出牌,實在是個不好對付的人!

李恪歪著頭掃了他一眼,問道:“怎麼不說話了,是不是被本王說到心坎裡了?本王還知道,你是想一心成仁,然後在世人眼中博個寧死不從的忠臣名號。但是你信不信,本王可以輕易的令你名聲掃地,落得個萬世罵名?”

“公道自在人心,我相信即使一時遭受不白之冤,以後也終究會有一天大白於天下的。再說只要我無愧於心,即便是不被世人所認可又有何關係?”

“是和你沒有什麼關係,反正你已經死了。可是你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