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一網圍中1800噸?(第2/2頁)
章節報錯
堆放多一些也沒有關係,不會讓漁船吃水位告急。
以現在衛18的噸位,就算是堆上2000噸的魚獲都不會吃水位到達警戒線,需要注意的就是保持漁船前後平衡,失去平衡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所以,可以放心的堆放魚獲!
吊籠吊上來的魚獲,則是堆在甲板上,有不少都推到前甲板。
這麼做就是費冰。
現在只是5月份,5月的天,氣溫非一般的高,在海上更加炎熱,也幸好是來到晚上,氣溫降低不少,不然制的冰很快就融化,為了保證魚的新鮮,還必須不斷的新增冰塊才行。
隨著圍網被不斷的收緊,上的魚獲越來越迅速,特別是抽魚器,一抽一大堆,效率直接拉滿。
吊籠的效率也不低,一籠下去,吊上來之時都是滿籠魚獲。
到達晚上十一點整的時間,整網起吊,收網結束。
衛18號漁船朝著衛19進發,兩船匯合。
“現在怎麼樣?”
衛宏在駕船與衛19接駁之後,第一時間就到衛19去,關心的也是收網的進度:“有三分之一了嗎?”
“沒那麼快!”
衛安充當船老大,在衛二叔與衛泰不在的時候,他擔起這個責任,反正收網也不難,收網之後上魚更不難:“圍網太長,收緊網下方網口就花費不少的時間,現在的話,四分之一的樣子。”
“魚獲呢?”衛宏又問。
“有個一兩百噸的樣子。”
衛安也沒有辦法給出準確的數字,全都是他的預估:“沒有收太緊,上的魚並不多,收到最後圍網裡就全都是魚了,保守估計,這一網絕對會超過1800噸的魚獲。”
1800噸吶!
一個恐怖的數字,更是一個誇張的極致的重量。
然而,千萬不要忘記了,下的是長度達到30公里的圍網,而且碰到的魚群還是一個超特大號魚群規模。
下網的時機,還有位置都非常好,可以說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自然有最大的收穫了。
其次,與之前圍中馬鮫魚群有所不同的是,花仙魚的個體較小,小一塊地方就可以容納好多條的花仙魚,也就是個體較小的魚,相同的面積可以容納下更多的魚。
不比馬鮫魚,個體較大,容納量不大,自然而然也就影響到重量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網圍中,才有這麼多。
更何況衛宏清楚,這一網圍中的絕對遠遠不止1800噸那麼簡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