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慧沼大師不顧97歲高齡來到沙洲,目的就是在敦煌這個“東方佛都”重新樹立“新佛教”。

面對唐武宗的滅佛運動,慧沼要是不給佛教尋求一條新出路,那麼歷史的輪迴會讓不事生產的佛教一次次經歷“法難”。

封建統治者誰缺錢了,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薅一把和尚的羊毛。

而黃巢就給了慧沼這樣一條新出路——到西域去建設一個屬於“新佛教”的地上佛國。

此時的西域,摩尼教已經衰落,拜火教還方興未艾,伊斯蘭教還未傳來,只有佛教是一枝獨秀。

但是由於吐蕃的勢力擴張,西域的佛教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藏傳佛教的影響。

由於藏傳佛教受到了苯教的影響,所以宗教習俗和宗教理念都非常落後,這些嚴重桎梏了西域經濟文化的發展。

更重要的是藏傳佛教的傳播,為吐蕃控制西域提供了思想政治條件,大大增加了西域迴歸祖國的難度。

偉人說,思想領域你不佔領,敵人就會佔領。

所以慧沼大師來沙洲的官方任務就是用“新佛教”佔領西域人民的思想世界。

當然慧沼大師不是空著手來的,跟慧沼一起來沙洲的其實是一支打著宗教旗號的“革命先遣隊”。

這支由大德高僧(主要是專門做思想政治工作的隨軍教士)、經濟專家(主要是來搞商貿的和尚和胡商)、科學家(主要是給歸義軍提供技術支援的人員)、商隊護衛(主要是學生軍教導隊成員)組成的宗教使團與其說是來傳教的,不如說是來控制西域的。

上次張家兄弟離開淄州以後,黃巢就承諾派遣人員協助西域人民舉行起義。

這次慧沼大師的宗教使團就是來幹這事兒的。

不過慧沼大師打得旗號是“出關化胡,普度眾生”。

他們不但帶來了歸義軍急需的各種技術裝備,還帶來了武裝思想的“新佛教”。

上次張家兄弟回到沙洲之後,就利用蜂窩煤技術很是拉攏了一波人心,還賺了很多錢。

面對這種價格低廉,操作簡單的取暖方式,很少有牧民能抵禦不再受凍的誘惑,而向沙洲聚集。

這次慧沼宗教使團更是給準備起義的各大家族帶來了他們夢寐以求的先進技術。

這裡麵包括製鹽、棉花種植、小麥種植、苜蓿種植、羊毛紡織等多種技術。

黃巢之所以如此慷慨,就是要收穫西域人民的人心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黃巢要幫助歸義軍打通通往內地的通道,重新建立絲綢之路。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歸義軍在黃巢統一大唐之前能夠安然無恙地生存下去,並且完成統一西域的大業。

雖然說歸義軍在歷史上就幹得不錯,但是黃巢絕對不會滿足於在西域重新建立一個漢族政權。

黃巢想要的是逐步完成西域的政治經濟改革,趁著“天可汗”的威名還有點用,徹底根除西域分裂的根源,完成全國經濟一體化和民族大融合基礎上的思想統一。

正是這樣的背景下,慧沼使團來到了沙洲。

鑑於慧沼大師在佛教中無人可敵的輩分和開宗立派的地位,吐蕃東道節度使(同時也是吐蕃宰相)尚塔藏親自迎接慧沼大師,並邀請他參加聖王法會,向西域信眾講授佛法。

就在這場意義深遠的法會期間,代表黃巢的學生軍教導隊教官張處讓(黃巢的武術師傅)見到了日後的歸義軍主要成員的代表。

他們分別是:

敦煌的名門望族:康氏、曹氏、安氏、索氏、張氏、李氏的家主。

這些家族人丁眾多,實力雄厚,他們在張議潮起義和收復河西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佛門僧徒: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