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這位姓王的匠人,他原本只是工部萬千個匠人之一,只是當年有幸跟隨趙九福在莊子上研究農具,頗有幾分才幹,這才越過不少人一步步晉升。

就因為這個,王匠人對趙九福十分信服,自認是趙九福這一派的人,此次他是第一個跳出來自願跟隨趙九福來戶部的。

旁人還在擔心戶部的人好不好相處,到時候他們再從戶部回到工部的話,會不會被上頭的人忌憚,這位卻已經雄心勃勃的開始折騰了。

功夫不負有心人,三個月後,王匠人便摸清了趙九福提出來的意思,在大周朝,普通的百姓並不需要知道準確的時間,他們通常只估摸一個時間,或者聽城中鐘鼓樓的提醒就是,而每年之中,欽天監也會根據時間和節氣做出提醒。

貴族中人倒是講究一些,他們會使用滴漏或者染香等方式,在這時候更夫其實是十分辛苦的工作,他們得時時刻刻守著滴漏才能掌握準確的時間出去敲打。

除了貴族之外,也只有一部分道士和尚和工匠會跟時間較勁,他們才是最需要掌握準確時間的人,只是說到底,農耕生活對於這個點的準確性要求確實是不高。

所以在趙九福提出,要研製精準測時的工具的時候,其他的工匠都覺得這位趙大人是不是吃飽了撐著沒事幹,花這麼多的人力物力去研究這種東西。

但王匠人憑著自己對趙九福的信任和理解,倒是一下子覺得若是能研究出便攜的隨身時鐘確實是十分不錯的事情,一門心思就紮了進去。

花了三個月的時間,他才摸索出一些規律來,又在趙九福似有若無的提醒下,才一步步的往前走,這其中的艱難不足以為外人道。

就算是嚴玉華,瞧著自家夫君忙忙碌碌卻毫無成效的樣子也心中擔心的很,畢竟戶部這是真金白銀花下去的,若是完全沒有成績的話,一力主張這項產業的趙九福自然要擔責。

幸虧有系統這個金手指在,趙九福還有一個系統出產的星際手錶,雖然星際手錶是不能拿出來給外人看的,但是也不妨礙他把手錶拆開了,看一看最基礎的手錶功能。

工匠給力,趙九福的提醒更加關鍵,這般雙方配合之下,五個月之後第一座時鐘居然就有了成品,雖說這只是個試驗品,但也讓趙九福激動起來。

這一座時鐘之所以用座來形容,只因為他足足有一個成年男人辦高低,寬也有半個手臂長,看著完全是個龐然大物。

這個是難以避免的,第一次製作時鐘,匠人們連原理都還未弄清楚,製作出來的零件能夠使用已經十分不容易,更別提將那些零件縮小到巴掌大了。

即使如此,趙九福依舊是興致勃勃的第一時間趕來了,在他來了之後,那王匠人才笑盈盈的問道:&ldo;大人,可要現在撥動發條。&rdo;

趙九福自然點頭,很快王匠人就親自去上了發條,那發條的位置不低,王匠人個子矮小,還得踩在矮凳上才能撥動,只是他一點兒也不想別人代勞。

在發條按下去之後,粗大的秒針跳動了第一下,滴答滴答的聲音像是敲打在所有人的心頭,有一個工匠你年齡小一些,掩不住驚訝的喊起來:&ldo;動了,真的動了!&rdo;

&ldo;噓,噤聲!&rdo;王工匠連忙喝道,那人趕緊捂住自己的耳朵,這時候秒針剛好轉了一圈,下一刻分針就吧嗒一下,往前挪出了一小格。

&ldo;成了!成了!&rdo;王工匠興奮的喊起來,一雙眼睛都冒著火光。

趙九福也忍不住興奮了一下,不過他到底是見過高科技星際手錶的人,很快回過神來,笑著喊道:&ldo;來人,上一壺茶,王匠人,不如咱們坐下來慢慢喝茶,看看到底準不準。&rdo;

王匠人這會兒恨不得一